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北风何凄凄,吹我百衲衣。膏雨何霏霏,泽我西山薇。
披衣可禦寒,采薇聊充饥。顾影成独立,无俦终怨谁。
登高眺远空,心与空俱驰。空里有江山,江山多是非。
是非靡所穷,我心归无期。忽然返蓬庐,还我未登时。
读书晤古人,将以娱心脾。叔夜不偶俗,东市良堪悲。
夜闻鼓琴声,形神离不离。鲍公谓尸解,此语至今疑。
子房已辞汉,竟为帝王师。文若似子房,事曹欲何为。
严辞折董昭,饮药甘如饴。各自用其天,身世犹云霓。
生死不足畏,人心焉能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