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萼红 题颍若梁溪归棹图

清代沈昌眉

数升平。不对床几载,便尔出门行。两地离怀,全家活计,中宵心绪交萦。

况又是、长空雁叫,一声声、送与旅人听。春草吟哦,冬烘潦倒,秋夜飘零。

最苦雨窗风幕,共药炉茗碗,独客凄清。松径犹存,蒲帆无恙,归欤百事都轻。

只奈我、暮年乞食,为啼饥、弱小总牵情。那得儿时书味,重课寒镫。

沈昌眉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 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三

宋代李祁

天外琴声水上音,闲观花鸟一沉吟。白云偶过来投影,欲借清波觅彼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诗五首 其三

唐代王翰

日暮洛阳道,北山正嶕峣。高坟望累累,岁久青松凋。

为问葬者谁,云是汉唐朝。龟龙卧深草,文字半沉销。

凄风扑霜叶,阴云惨寒郊。颓垣隐狐兔,荒棘鸣鸱鸮。

千载雍门琴,令人涕泪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阅唐诗纪事王起李绅张籍令狐楚于白乐天

明代杨慎

雪。
凝明,澄彻。
飞玉尘,布琼屑。
苍云暮同,岩风晓别。
深山樵径封,远水渔舟绝。
南枝忽报梅开,北户俄惊竹折。
万树有花春不红,九天无月夜长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郭倅见访

宋代毛滂

及榻青苔叠乱钱,端知肮脏倚门边。
蒿莱岁晚荒三径,肴酒人疏问一廛。
懒慢容教著帽进,传呼惊起藉糟眠。
分庭未觉题舆宠,下士徒知公子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武陵挽词

宋代楼钥

胡虑久未殄,功名谁与同。
惟公负才气,遇事等英雄。
井井清边琐,駸駸有父风。
惜哉天不憗,遗恨渺无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程说傅逸人

宋代张咏

绿杨阴映长楸道,桃杏初花红影小。
手扶大白口谈天,得意相欢不知老。
一从召入金马门,三载长缨事边徼。
几欲含毫寄别离,悠悠乱思如芳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莆阳蔡可禹有序

元代卢琦

忠门郡城东,陈氏培世德。一老发已苍,诸郎眉总白。

屋南规义塾,去家才咫尺。教养酬初心,经营阐嘉绩。

蔡君忠惠孙,于焉正师席。吟诗思不凡,讲学亦已力。

野叟闻弦歌,里人慕矜式。浇风自此袪,古道今可即。

余生遭时艰,来作忠门客。因缘此相值,一见如旧识。

松阴六月寒,海水一天碧。谈交臭味同,避俗烟埃隔。

追随岂不好,聚散或难必。共惟忠惠公,文章在简册。

勖君良匪他,愿言绍先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兄弟 其三

明代曹端

曰妻曰妾他人女,惟弟惟兄父母儿。轻重亲疏天地判,为人何不自寻思。

沈昌眉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