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868篇诗文结茆近城市,不闻车马声。一登丘公堂,恍然遗世情。
堂中何所见,金石一千卷。堂前何所植,老桧参天三百尺。
根出太古垂青铜,霜皮剥凿金芙蓉。长空冥冥挂云雾,白日隐隐撑虬龙。
秋阴障大暑,春色凌穷冬。秦皇若见之,泰山不得封。
罗盖团晴怪枝偃,少室嵩坛道非远。树杪遥飞瑟瑟泉,望中高映层层巘。
摩娑此桧公所栽,天与一气长崔嵬。人间但看长年岁,卑枝亦是清庙材。
我闻阙里二千载,祝融横来复安在。虞山七星亦近古,何处老翁更作主。
那得此桧还此堂,森然并矗公之乡。道傍过者诧相指,千林乔木摧昂藏。
为公作歌重叹息,丈夫立身须正直。君不见丘家堂前一老桧,扶持尚有神明力。
汉祖事嫚骂,耻以长策干。生平义不辱,远隐商山间。
轩冕多险巇,衣冠自高閒。芝草甘且腴,白发明苍颜。
超然高物表,于世了不关。一朝诣阙下,汉室安如山。
信有大力量,谈笑回强澜。始知老英雄,未易浅近观。
藏器固有待,时至功无难。往往渭水滨,托兴事钓竿。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