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杂咏十首 其一

元代袁桷

好花避车尘,飞入黄河洗。河流政茫茫,一去不得底。

纳污有至道,胡为爱清泚。念兹物理深,玄籥从此启。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29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海东书院山长宋荔乡归粤西兼赴礼闱留别元韵 其一

宋代章甫

小春佳景饯分离,兆应春宫酒满卮。马帐正吟留别句,鳣堂恰好落成时。

曾开讲席宏来学,忽买归舟动去思。自计西旋旋北上,文章报国寸心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 江楼朓远

清代张景祁

几点疏峰烟渡口。寒鸟冲波,蹙起靴纹皱。不见霜林浓似绣。

赤阑桥外芦花瘦。

客里登楼还病酒。欲雪帘栊,故国空回首。寂寞西湖春渐透。

梅开还等人归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全椒道上口占六首 其二

清代吴敬梓

乌犍稳卧闭柴门,千树桃花又一村。翻恨阳禽声聒耳,春原无处不消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夏村居罗锦宣携樽过访赋谢

清代吴敬梓

风雨弥旬久,晴天一启扉。客携樽酒至,惊乱林乌飞。

刺水秧针瘦,沾人柳汁肥。江东老罗隐,明月送将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仲平十七夜太社行礼月色如昼 其一

宋代周紫芝

从来方社要斋明,玉豆精华酒洁清。风里笙箫云外至,耳边环佩月中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苏提举喜雨

宋代阳枋

皇上焦劳冠百王,精求肤使惠南方。
驱驰靡惮周原显,敛散尤高汉寿昌。
属邑近方忧水涝,单车不复待秋凉。
公余更有惊人句,为解尘怀倥偬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白菊

唐代陆龟蒙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岘峰

元代黄溍

层云抱春岑,急濑泄嵌窦。修蹊入窈窕,众绿蔚以茂。

名亭标水乐,柱折荒碑仆。幽寻得缁庐,乱石扶结构。

青精午堪饭,碧涧寒可漱。平生慕真赏,及此成邂逅。

冥探指绝顶,有路忽通透。缘萝度蒙密,翠气湿衣袖。

寄身泬寥内,下睨人寰陋。清讴杂风竹,大啸落岩狖。

东峰在眉睫,可望不可就。同游却何时,瑶草春已秀。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