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旦朝回书事二首 其二

元代吴师道

朝散纷纷下紫微,挥鞭争道疾如飞。同来各向朱门去,祇有西山伴我归。

吴师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1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唐代李洞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诗

南北朝庾肩吾

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影出朱城外,香归青殿中。

水映寄生竹,山横半死桐。颁文知渥重,搦札愧才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董彦孚

宋代谢薖

川流日夜去,逝者乃如此。平时所知人,强半今为鬼。

顷者哭子兄,泪积垢未洗。宁知少日间,俄又哭董子。

忆昨招君谈,时维六月朏。君方以病告,一卧不复起。

启手无别言,恸哭长已矣。初君在童丱,警敏无与比。

读书五行下,大父尝窃喜。谓当寄门户,竟以韦布死。

死生事亦大,谁能独免耳。愿沾甘露味,倘悟无生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老马

明代吴琏

自笑银鞍解却迟,短桥长路厌驱驰。孙阳不是无高眼,自是孙阳眼到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辽宫词 其三

清代赵士哲

身似风前旅雁孤,夜来犹自梦宣呼。受降城上如霜月,照见行营宝帐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登西高山最高顶

清代秦涌

茱萸斜插友人同,挥酒仙床兴不穷。棋散千村飞鸟外,星罗万象夕阳中。

闲寻古寺霜前菊,戏说山斋秋末菘。百岁英雄今在否,离离衰草霸图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宋代周密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葛仙翁移家图

元代徐贲

典午中衰乱人纪,诸藩搆隙兵戈里。江左名贤各有图,先生抱朴徵不起。

先生好学得异书,九丹妙得玄中理。紫髯绿发丰姿秀,萧然自是烟霞士。

当时入洛不论功,荣利弃之如敝屣。求丹愿作勾漏令,便挈全家度交趾。

南行适逢邓广州,一留罗浮遂终此。坛上时看药灶光,井中犹是丹砂水。

暂将劲翮戢鹪鴳,蹑景追风岂能已。先生丹成骨已仙,独见文章在青史。

龙眠居士真好奇,貌作新图宛相似。先生自骑黄鹿行,僮仆提携子侄倚。

药瓢茶磨家具足,前驱牛骡后厖豕。乃知粉墨幻人化,干淡点缀无不美。

今日玉堂雪初霁,展卷令我心神喜。特为题诗继后尘,再拜高风仰千祀。

吴师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