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潜堂为刘京叔赋

元代麻革

逃渊鱼深处,避弋鸿冥飞。古来贤达士,亦复歌《采薇》。

南山先庐在,兵尘怅暌违。山空无人居,惟见草木肥。

翩然千岁鹤,一朝复来归。新筑临浑水,行径窈以微。

清流鸣前除,白云入晨扉。回顾陵谷迁,万事倏已非。

著书入理奥,得句穷天机。前路政自迫,此道傥可几。

殷勤抱中璧,黾勉留馀辉。第恐遁世志,还负习隐讥。

永怀泉上石,一觞与君挥。惜无凌风翰,遐举非所希。

麻革

临晋人,字信之。隐内乡山中,日以作诗为业,教授以终。人称贻溪先生。有《贻溪集》。► 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旅寓

唐代杜荀鹤

满城罗绮拖春色,几处笙歌揭画楼。
江上有家归未得,眼前花是眼前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汝南遗事三首 其三

唐代王翰

火烈幽兰国祚终,绛山风节更高崇。九泉若见诸藩镇,羞杀恒山武相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绛都春 其一 太师生辰

宋代毛滂

馀寒尚峭。早凤沼冻开,芝田春到。茂对诞期,天与公春向廊庙。

元工开物争春妙。付与秾华多少。召还和气,拂开霁色,未妨谈笑。

缥缈。五云乱处,种雕菰向熟,碧桃犹小。雨露在门,光采充闾乌亦好。

宝熏郁雾城南道。天自锡公难老。看公身任安危,二十四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雨五首 其四

宋代刘克庄

昕朝避黄屋,露祷动苍穹。野老安知帝,豚蹄赛社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李常伯

宋代王令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长封大书字,顾我已忸怩。
开縢把之读,推与果失宜。
剥虎蒙羊猪,借使出类奇。
见豺先自奔,遇豢还群随。
是故古之人,为己贱若斯。
有闻未之行,季路终不嬉。
名浮过所实,孟氏耻以非。
今而承所赐,乃此亦可噫。
贤者宁过哉,当是我有欺。
忍愧读终篇,喜惊改肝脾。
咛咛教诲言,举举仁义辞。
初令探本根,喻以海与池。
乾坤老六经,遗编烂孔姬。
尚恐惑异说,教之无迁移。
强闻终日乾,仁不三月违。
卒以二者终,要我勉不疑。
百诵百再拜,下泪如挂糜。
交朋百愚谀,此语闻之谁。
忆初从粹翁,睡耳忽得提。
震惊破百昏,寐觉悼前迷。
今而去之久,茅塞心丛茨。
骤承夫子言,快斧加芟荑。
旧秽忽划削,新除坦平夷。
念当不舍去,戴服同冠衣。
犹恐免袒间,复作须臾离。
且将鑱之心,不止涅之皮。
二者苟一能,终死庶不遗。
平生苦嗜诗,此篇况骤驰。
喁哦夜不休,齮嚼午忘饥。
仰嗟天骨雄,俯叹人莫为。
星明有常高,日圆无食亏。
读久口益嚵,舌软涎流垂。
想当措意初,嚼云吐虹蜺。
唇牙哆华鲜,肺肠涌光辉。
故其纸上言,飘有霄汉姿。
何可对酬谢,约海量珠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筑墙谣 其二

清代连佳樗

县吏下马,挥鞭戟手。虎咆雷殷,儿啼妇走。老翁指墙,噤若无口。

土在身,木在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子孟

宋代戴复古

君为郴桂客,听说道途难。
不过神愁岭,须经鬼哭山。
心平无险路,酒贱有欢颜。
早作还乡计,高堂鹤发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未元日寄子

宋代李曾伯

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
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
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
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麻革

临晋人,字信之。隐内乡山中,日以作诗为业,教授以终。人称贻溪先生。有《贻溪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