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萧遘

吾家九叶相,尽继明时出。(与子三儿生日《困学纪闻》)

萧遘

  萧遘(gò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萧遘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太原从事、右拾遗、起居舍人、播州司马、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黄巢之乱时,萧遘随唐僖宗入蜀,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黄巢起义平定后进拜司空,封楚国公。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率军入京,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宝鸡,萧遘未及跟随。朱玫主张另立新君,萧遘反对,拒绝草拟文告,被罢为太子太保,退居河中府。光启三年(887年),朱玫之乱平定,宰相孔纬诬陷萧遘从逆,萧遘因此被赐死。

► 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莲池望月

清代庞鸿书

娑罗散影自茏葱,水月相涵妙谛通。世界冰壶归眼底,禅机明镜在胸中。

八功德本无泥滓,七宝装宁待斫砻。好与老僧同领略,澄潭证取万缘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 其二

金朝赵元

窗扉有生意,山间春到时。长安冠盖尘,游哉不如兹。

西畴将有事,老农真吾师。不见元鲁山,梦寐役所思。

遗山乃其后,僻处政坐诗。时复一相过,照眼珊瑚枝。

奇书多携来,为子卧听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潘先生

唐代徐凝

至人知姓不知名,闻道黄金骨节轻。
世上仙方无觅处,欲来西岳事先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赵推官持檄之兴国

宋代许及之

赵君派自天源来,细考衡茅无此才。文章决科特馀事,幕府官业何壮哉。

论事不愁开口屡,直道驰驱羞诡遇。尺伸如可寸枉施,宁脱青衫故园去。

宗庙之宝森玙璠,诸公争欲出我门。极知胸中有定力,未肯叱驭随王尊。

楚狂凉凉莫宜世,一笑相逢有初契。尊酒论文情益亲,但不同姓实兄弟。

文昌堂前汝水东,万顷烟雨时濛濛。向来簇坐觅新句,多少行人图画中。

君今胡为事行李,著身翻在图画里。捧檄王事不可迟,何况堂中老亲喜。

喜君问道康庐旁,过家上冢还不妨。再拜松楸有心事,孟母卜邻今更良。

了却痴儿纷案牍,回首庐山真面目。唤起三年梦中意,想见诗成清可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昨四首 其四

元代潘伯脩

金水年来通太液,妆成金屋绕龙池。宫衣湿露生花气,琐闼含风入柳姿。

玉椀传头明素手,红鳞饮羽掣生丝。病身历历燕山道,卧对征鸿有所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题八首 其三

明代苏仲

得莫欣欣失莫悲,天公付与竟何疑。鹍鹏自大鹪鹩小,衡岳愈高沧海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声声慢(中吴感旧)

宋代张炎

因风整帽,借柳维舟,休登故苑荒台。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萧尊师

元代陈基

我昔山中寻紫芝,道遇真人行若飞。自言鍊骨有仙术,曾事神农为雨师。

自从别后三千岁,不住尘寰即方外。我昨题诗遗羡门,为问真人定安在。

答云往日隐东蒙,上下风雨骑苍龙。只今卖药居灵越,来往三吴弄明月。

天上非无十二楼,人间乃复爱沧洲。时时跨鹤乘云气,历览无穷跨九州。

劳生苦为尘缘缚,安得从之超广漠。手折三株海上花,去随鸾凤巢阿阁。

萧遘

  萧遘(gò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萧遘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太原从事、右拾遗、起居舍人、播州司马、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黄巢之乱时,萧遘随唐僖宗入蜀,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黄巢起义平定后进拜司空,封楚国公。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率军入京,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宝鸡,萧遘未及跟随。朱玫主张另立新君,萧遘反对,拒绝草拟文告,被罢为太子太保,退居河中府。光启三年(887年),朱玫之乱平定,宰相孔纬诬陷萧遘从逆,萧遘因此被赐死。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