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驻马听·凤枕鸾帷

宋代柳永

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爱人 别离 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凤枕鸾帷的甜蜜夫妻生活,历经两三年,相亲相爱如鱼得水般和谐。良辰美景,给她深厚的情爱,尽她所有的心愿,无不依随她。奈何她放纵性情太甚了点。每当闲着无事之时便烦闷愁苦,将往事万回千度反复思考,怎么也不忍心分离。
而今越来越和她远离了,渐渐感觉到,虽然很后悔与她分离,却已很难挽回。徒然这样寄来书信,纵然长久不懈又有什么意义?也曾打算再续前缘,但是没办法,经反复思考,纵然和她再相会,只恐怕她对我的爱情,难以如当初那么完美了。

注释
驻马听:词牌名,柳永自制曲,《乐章集》注“林钟商调”。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句六平韵,

赏析

  自宋以来,不少正统词论家指责柳永的俗词,因为这些“淫冶讴歌之曲”不合封建社会道德和正统文人的审美趣味,所以历代词选很少收录这类词。其实只要不具艺术偏见,仔细研读柳永俗词便不难发现,它是很有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的。正如这首《驻马听》,它是柳永词中专写男女别离相思的一篇,通篇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完全摆脱了即景传情和因物兴感的俗套,采用直言的方式来抒情。全词写得直率明快、真情洋溢、深挚感人。

  整首词采用线型的结构,按照情节的顺序从头写起,层次清晰。上片纯属忆旧。“凤枕鸾帷”三句是写词人沉溺于往日甜蜜爱情生活的回忆里。这段幸福的生活虽只有“二三载”,在整个人生旅程中是短暂的,却因两心相照,“如鱼似水”般的和谐而令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然柳永词的最大特点在于写实,词中有句“而今渐行渐远”,说明此词写于远游途中。词中还有“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三句,说明柳永此次远游在其婚后“二三载”。  

参考资料:

1、 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0-32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2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 其三

唐代张泌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至洛阳府廨有东楼曲沼之胜时春色已过园林

宋代宋庠

登临何处恨春残,楼上池边夕照间。
非意野云遮倦目,无情空水鉴衰颜。
青谿久负幽人约,白发初辞宰相班。
才与不才何足辨,此心都拟付庄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纳凉

元代朱希晦

无事解衣坐,超然心境空。深林翳炎日,万壑来天风。

间停白羽扇,试拂朱丝桐。醉罢不知夕,月生沧海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亭侯

明代何荆玉

三分鼎足久荒凉,犹有将军激烈肠。达旦烛悬天地昼,斫颜刀下岁寒霜。

蛟龙不必悲荆楚,麋鹿终令恨许昌。从挹英风何处是,衡阳高耸大江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沈母篇为萧山令沈广乘年兄赋

明代袁宏道

女霜五月流空槛,碧海无波白日敛。赎得遗编苦教儿,泪作笔花血作点。

头白眼酸轲名立,部疏得报温纶及。转将深痛畏儿知,当面堆欢背面泣。

湘湖水白萧山青,花光云片满公庭。惭无一钱将供母,闭门亲写法王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 其三 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观越城桥下☆月,明日将从胥口探桂山中,不预此游盖五年矣。

清代郑文焯

烟夕凉波起白蘋,蔫红落粉尽歌尘,依稀山黛可怜颦。

一舸谁寻虾菜路,千丝空羡鲙残鳞,无多秋事属閒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九首 其七

清代李慈铭

些子双鸳,刚堕地、猩红初染。偏略透,人前消息。牡丹芽浅。

半黍细沾檀点烟,一丝轻熨莎痕软。但凤头、依约画裙边,时遮掩。

看小立,闲庭院,才半吐,情何限。似端相鹦舌,被伊偷剪。

点曲错疑红豆落,蹴毬但见真珠颤。便将他、春笋比纤纤,谁还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宋代司马光

天气清和无喘牛,花林烂漫竹林幽。
临风高咏足为乐,有勇方知笑仲由。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