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伫立长堤

宋代柳永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
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怀人 思归 仕途 愁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久久的站立在长堤之上,轻柔的晚风吹拂着,但见骤雨刚过的边地天晚风凉,一片萧条冷落,毫无可观,唯有千万株柳树种在堤坝上,遮掩着奔腾不息的江河。人们都争相着往这里来,不管是什么途径,只是为了追名逐利。想到旅途之人终日不停的漂泊,这些追名逐利的人又怎么会察觉到在终日驱驰中已经渐进啊的远离了家乡。
轻率的离开绣阁(代指女方),很难收到妻子的来信,随便度过了一年,无奈的到处旅行,厌烦的情绪,近来尝遍了在外流动做小官的滋味,这些想法,我就是写成书信,又能寄给谁呢?即使孟光一样贤惠的女子,又怎么能知道我一天比一天愁苦,增添憔悴呢。

注释

赏析

  词的上片先写“伫立长堤”,纵目远眺,但见骤雨刚过的边地天晚风凉,一片萧条冷落,毫无可观,唯有塞柳掩映的急流流向千里之外的故土。开篇几句对萧条的边地风光的描绘,为全词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而随着词作的逐步展开,这种悲凉之感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滔滔滚滚,联翩直下。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边地如此荒凉,人们却争相“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却为追名逐利。一可悲。

  荡子“终日驱驱”,不觉之间已然离故乡越来越远。词句由“念”领起,“争觉”一转,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想来荡子终日奔走,舟车劳顿,哪里还觉得家乡渐远!行行重行行,连家乡越来越远反也不觉得了。二可悲。

  过片

  

创作背景

  柳永中举(1034年)之后,曾任睦州团练推关、宇航县令、定海(在今浙江)晓峰盐场检察官、泗州判官等微小官职。这首《定风波·伫立长堤》便是他在“宦游”过程中对功名利禄的暂时否定。   

参考资料:

1、 罗漫. 宋词新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06:52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2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勉和筹堂来韵 其三

金朝李俊民

四海男儿得志时,归来一段话新奇。野人不管兴亡事,饮恨闲看老杜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长官出二子诗相示

宋代徐积

丹山一凤双雏生,十分羽翼三分成。未能飞奋先能鸣,才鸣不作凡鸟声。

羽毛安得相混并,鹏霄九万当冥冥。箫韶九奏仪王庭,光华舜旦魁群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昼寝

宋代薛季宣

至乐归灵囿,栖神得睡乡。青奴凉自惬,班友梦偏长。

莫管黄粱熟,何须绿醑尝。知他人世界,若处有虞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陈紫微麻姑观

宋代释居简

不惮朱砂九转迟,绝怜岣嵝令君痴。一抔幻出新舂玉,更听人言狡狯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王母哀十首 其三

明代李江

飞泉微液听无声,点点遥惊泪欲倾。阆苑仙风人似玉,广寒清府雪如琼。

暮云锁断尘缘梦,野水流还织纴情。此恨绵绵终莫尽,飞泉微液听无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集刘将军即席作示孙徐两生

明代胡应麟

聊同珠履客,共此岁华徂。潦倒青丝盒,淹留白玉壶。

寒风回击筑,骤雨促呼卢。不道嫖姚贵,犹能事博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寄卢次楩

明代谢榛

客邸多朋好,栖栖劳此生。长存排难意,遂有泛交情。

管鲍心无改,妻孥计转轻。单衣沾朔雪,衰鬓滞燕城。

偃蹇逢黄祖,疏狂自祢衡。家贫公议定,岁久怨怀平。

共拟三江钓,还期五岳行。采芝从绮季,回首谢浮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信陵君传

清代安全

信陵上客重侯生,大义何如毛薛明。不请宠姬能授印,无伤宿将可驱兵。

败秦快举千秋慕,救魏奇功一语成。独惜博徒终自匿,但传处士不留名。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