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李达之十月十九日风一首

宋代王安中

葛制侵中冬,奈此河汉冱。障门恃织蒲,更值飞廉怒。

舂撞不遗力,既发宁却顾。阴机足自由,盛气尚谁怖。

老心百念灰,一睡美无度。投床逼窗纸,罅穴响交互。

飘霙半夜入,方梦踏云路。帝居环玉阙,恍惚非常遇。

回天力故微,讼风词已具。

王安中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 3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梦(梦故兵部裴尚书相公)

唐代元稹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
荒邮屋舍坏,新雨田地泥。我病百日馀,肌体顾若刲.
气填暮不食,早早掩窦圭。阴寒筋骨病,夜久灯火低。
忽然寝成梦,宛见颜如珪。似叹久离别,嗟嗟复凄凄。
问我何病痛,又叹何栖栖。答云痰滞久,与世复相暌。
重云痰小疾,良药固易挤。前时奉橘丸,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疗,岂独头有风。殷勤平生事,款曲无不终。
悲欢两相极,以是半日中。言罢相与行,行行古城里。
同行复一人,不识谁氏子。逡巡急吏来,呼唤愿且止。
驰至相君前,再拜复再起。启云吏有奉,奉命传所旨。
事有大惊忙,非君不能理。答云久就闲,不愿见劳使。
多谢致勤勤,未敢相唯唯。我因前献言,此事愚可料。
乱热由静消,理繁在知要。君如冬月阳,奔走不必召。
君如铜镜明,万物自可照。愿君许苍生,勿复高体调。
相君不我言,顾我再三笑。行行及城户,黯黯馀日晖。
相君不我言,命我从此归。不省别时语,但省涕淋漓。
觉来身体汗,坐卧心骨悲。闪闪灯背壁,胶胶鸡去埘。
倦童颠倒寝,我泪纵横垂。泪垂啼不止,不止啼且声。
啼声觉僮仆,僮仆撩乱惊。问我何所苦,问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语,惨惨即路岐。前经新政县,今夕复明辰。
置置满心气,不得说向人。奇哉赵明府,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来僧,住此月与旬。自言辨贵骨,谓若识天真。
谈游费閟景,何不与逡巡。僧来为予语,语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裴相未相时。读书灵山寺,住处接园篱。
指言他日贵,晷刻似不移。我闻僧此语,不觉泪歔欷。
因言前夕梦,无人一相谓。无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气。
遣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僧云彼何亲,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几。
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唯我与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学不同时,生小异乡里。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深分从此始。吹嘘莫我先,顽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门,终年不曾履。相门多众流,多誉亦多毁。
如闻风过尘,不动井中水。前时予掾荆,公在期复起。
自从裴公无,吾道甘已矣。白生道亦孤,谗谤销骨髓。
司马九江城,无人一言理。为师陈苦言,挥涕满十指。
未死终报恩,师听此男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安古心还山中

明代释宗泐

子来能几日,遽有还山想。长笑轻别离,一策晨独往。

旧房清涧阿,夜雨新泉响。门前嘉树林,阴阴夏条长。

即此人事绝,遂尔长偃仰。得句林花开,弹琴山月上。

萧散世念疏,澹泊道心朗。白驹空谷中,谁能复羁鞅。

何彼势利人,劳生在天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黄侯归岳州青阳里 其一

明代陈谟

奕奕青阳里,江船秋到家。雁从彭蠡过,月向洞庭赊。

砌长公孙竹,园开子母瓜。莫令生白发,应自问丹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潘四梅 其二

清代张日晸

几年北学重京华,客子光阴惯忆家。怪得诗成清到骨,吟情常恋四梅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昌陵拘词

宋代李昉

丹青史笔敢虚张,功德巍然轶汉唐。
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荆轲传

宋代薛季宣

妙算尝闻胜五侯,轻生终不是良谋。秦王未许论生劫,毕事还同擦虎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题进士张乔延兴门外所居

唐代郑谷

平生苦节同,旦夕会原东。掩卷斜阳里,看山落木中。
星霜今欲老,江海业全空。近日文场内,因君起古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崆峒山

元代乃贤

缘萝陟层巘,旷望浮云驰。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

气候倏迁变,中怀郁歔欷。路逢一道士,高结冠巍巍。

恐是广成子,再拜欲问之。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

哀湍泻石磴,日落松风悲。灵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

王安中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