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太守

宋代李刘

蓂飞两叶正深春,是日人间岳降神。
自昔词章推大手,即今风采见埋轮。
书传黄石由来远,名压青钱孰与伦。
寿禄祈公如万福,未应江海羡鲈{薄去氵}。

李刘

  李刘(1175-1245),字公甫,号梅亭,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人。南宋后期骈文作家。自幼聪明好学,喜作骈文诗词。嘉定元年(1208)中进士(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初任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留为幕僚。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先后在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后担任西南一带的漕运使,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含云、贵)的军、政事务,掌八印于一身。后迁两浙运干,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院,宝章阁待制等职。他治事果断,措施得当,僚佐无不叹服。

► 6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贺小传

唐代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月二日西湖再汎四首 其一

明代张宁

春去才一日,天宇寻清和。湖草犹碧色,湖水馀澄波。

安能对佳山,不饮空嵯峨。邻船留宿欢,皓齿发清歌。

推窗动孤笑,吾意其蹉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 其四

明代吴宽

濯足梳头旧有缘,更教午睡学坡仙。一身自足三间屋,百岁谁增半亩田。

遇壑便回忧险地,看云高坐爱晴天。朝鸡官马俱无用,嬴得工夫是晏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岳台李别驾西泉曹侍御游岘石寺同次磨崖石刻诗韵二首 其一

明代林光

襄阳留滞笑南川,六载三过此洞天。春旱且看花蓓蕾,诗成刚遇酒神仙。

大书欲放岩头笔,久渴思吞石罅泉。老去吾侪宽展步,任他边将勒燕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陶饮酒 其二

清代周金然

东方仕代农,柴桑农代仕。饥冻非不切,矫厉重违己。

食粟以养肥,食薇以养耻。章绶亦何荣,徒取耀闾里。

学道三十年,奄忽逼暮纪。穷达洵有命,消息随坎止。

万变了不疑,大钧吾所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杨伯子监丞自白沙问路而去

宋代戴复古

朝市风波地,乾坤渔猎场。
生民日憔悴,吾道亦凄凉。
龙不为霖出,凤于何处藏。
群鸦争晚噪,一意送斜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屡游庐阜欲赋一篇而不能就六月中休董役卧龙偶成此诗

宋代朱熹

登车闽岭徼,息驾康山阳。康山高不极,连峰郁苍苍。

金轮西嵯峨,五老东昂藏。想象仙圣集,似闻笙鹤翔。

林谷下凄迷,云关杳相望。千岩虽竞秀,二胜终莫量。

仰瞻银河翻,俯看交龙骧。长吟谪仙句,和以玉局章。

畴昔劳梦思,兹今幸徜徉。尚恨忝符竹,未惬栖云房。

已寻两峰间,结屋依阳冈。上有飞瀑驶,下有清流长。

循名协心期,吊古增悲凉。壮齿乏奇节,颓年矧昏荒。

誓将尘土踪,暂寄云水乡。封章傥从欲,归哉澡沧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世故

元代廖大圭

世故占星变,吾生共月孤。此时无梦寐,长恐涉艰虞。

山色宜茅屋,松花落饭盂。素心将独往,及早谢人徒。

李刘

  李刘(1175-1245),字公甫,号梅亭,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人。南宋后期骈文作家。自幼聪明好学,喜作骈文诗词。嘉定元年(1208)中进士(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初任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留为幕僚。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先后在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后担任西南一带的漕运使,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含云、贵)的军、政事务,掌八印于一身。后迁两浙运干,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院,宝章阁待制等职。他治事果断,措施得当,僚佐无不叹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