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鸟觜撷浑牙,精灵胜镆铘。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拒碾乾声细,撑封利颖斜。衔芦齐劲实,啄木聚菁华。
盐损添常诫,姜宜著更誇。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
旋觉前瓯浅,还愁后信赊。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
台省仪型旧,垣扉宠渥新。词章关造化,论议蕴经伦。
去国悲风木,流年感隙尘。未教居鼎鼐,亦合上星辰。
何自占双使,从谁问大钧。熊湘辰告入,牛斗夜光陈。
礼乐须贤帅,湖山要主人。一言九重寤,八县十州春。
拾穗歌时熟,投醪味德醇。燕閒馀画戟,谈笑且纶巾。
早晚登黄阁,声猷动紫宸。有儒嗟濩落,无路话邅迍。
忆拜编书赐,祇怜负弩身。或疑千里马,曾遇九方歅。
北斗言瞻切,西山入梦频。登临冀轩豁,未敢叹轮囷。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