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1726篇诗文
二年大河间,胸次汹馀浪。身与天根浮,泱漭随下上。
灵槎杳虚舟,颠倒泥底样。恍疑浑沌初,溟涬天水象。
扬鞭得西归,瞠目为一放。举首见太行,逸翠蜚万丈。
爽朗肝胆张,豁达气宇旷。真宰耸奇骨,顿觉天地壮。
兹山自佳色,何乃气彫丧。吾家在椒峣,老雾横莽苍。
松楸日樵采,山灵亦悽怆。何时鹤发翁,携我蹭叠嶂。
虽无锦绣裹,粗著文彩状。山河表里全,自古更霸王。
于今何索然,死石徒映向。在人不在山,先民语无妄。
行行重行行,落日两相忘。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