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腊雪五首 其五

宋代苏辙

雪霜何与我,忧思自伤神。忠信亦何罪,才名空误身。

归来聊且止,老去莫逢嗔。樽酒它年事,相看醉此晨。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耘庐薛司马入觐 其一

宋代章甫

小阳春色赴神京,司马翩翩此壮行。膏泽九年流海峤,颂声四起满江城。

北驰驿路七千里,西渡舟程十一更。山水也知循吏好,风光到处管逢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厉玄侍御、无可上人会宿见寄

唐代姚合

九衢难会宿,况复是寒天。朝客清贫老,林僧默悟禅。
眠迟消漏水,吟苦堕寒涎。异日来寻我,沧江有钓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龙德宫

金朝刘仲尹

碧栱朱甍面面开,翠云稠叠锁崔嵬。连昌庭槛浑栽竹,罨画溪山半是梅。

藻井香销尘化䋄,铜栏秋涩雨留苔。只应千古华清月,狼藉春风愧露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 其一

清代曹贞吉

正月春盘初献岁。帽影鞭丝,罗拜人如市。爆竹一声烟雾起。

几枝红烛消灯事。

记得少年扶半醉。褦襶冲尘,评话开明寺。三十年来风景异。

似看洛下伽蓝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旬初度书怀

清代金孝维

日月不可驻,疾如驹过隙。我年甲已周,老境苦催迫。

视听虽未衰,鬓发欲垂白。感慨对生辰,长歌忆畴昔。

自我奉箕帚,家事多屯厄。绸缪御岁寒,屏当供宾客。

午夜共㸐膏,咿吾閒刀尺。君时课两弟,辛苦朝复夕。

诗律戒平庸,文章慎凡格。安贫少阋墙,乐道忘交谪。

献赋走长安,春风徒点额。归来卧茅屋,遣闷惟琴弈。

檐花几度红,庭草几回碧。壮志惜未施,年华欲虚掷。

一朝运重开,昆季俱通籍。粉署与冰垣,声名夸奕奕。

所居虽各巷,来往无閒隔。秋月和春花,赏心联绮席。

知止遽怀归,更卜城西宅。优游岁月长,逸兴寄泉石。

鸿案喜双清,鹿门愿初适。鸰原忽抱恸,悲感日增积。

卧病动经年,参苓两无益。今春幸渐瘥,瘦比经霜柏。

有酒且同斟,养生在夷怿。卅年忧与乐,回首皆陈迹。

达观任所之,人寿讵能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上阻风杂诗

清代黄景仁

平湖八月浩无津,明月庐花思煞人。纵使泂庭齐化酒,只宜秋醉不宜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皇甫松竹梅图

宋代张伯淳

三友亭亭岁晚时,政缘冷澹易相知。何须近舍今皇甫,却向图中觅补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 其二

元代黄清老

鹫岭云深杖屦幽,竹风松影共悠悠。何人分得僧家榻,坐看南山一片秋。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