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807篇诗文
王门朝并入,官舍暮同归。子负明经学,予惭窃禄讥。
有言犹药石,相戒比弦韦。念此交期久,嗟时友道非。
挑灯频夜雨,把酒及春晖。不寐缘听漏,无钱即典衣。
兹晨陪祖饯,万里问庭闱。皆决闽山小,心先越鸟飞。
白头今老大,彩服更光辉。乐意何终极,离歌莫叹唏。
水深鸢跕跕,风急马騑騑。路黑桄榔暗,林红荔子肥。
到家良愿幸,去国亦瞻依。楼阁云长绕,烟花露未晞。
谬随书殿直,颇觉侍臣稀。细订凉秋约,重来慎勿违。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