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彭景行寺丞侍养得请归荆南别业

宋代强至

上年慈母怀乡泪,愁杀啼鹃耳畔飞。
归计任荒扬子宅,喜情自入老莱衣。
秣陵五马开樽待,荆渚双鱼荐馔肥。
能为圣朝全孝理,贤声行色两光辉。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二首 其一

魏晋陆冲

命驾遵长途,绵邈途难寻。我行一何艰,山川阻且深。

洿泽无夷轨,重峦有层阴。零雨淹中路,玄云蔽高岑。

俯悼孤行兽,仰欢偏翔禽。空谷回悲响,流风漂哀音。

羁旅淹留人,怅望愁我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下三峰

明代李寄

清晨登三峰,不知高若兹。青天实咫尺,凡骨焉能梯。

回观万象妙,顿忘所历疲。千尺㠉第一,高崖势倒垂。

阻绝登峰路,如与人相持。冉冉回心字,至今使我危。

井底垂铁绠,风雨藏蛟螭。寄目于手足,左右相因依。

入㠉篆壁蜗,出㠉摩空翚。飞猿一线过,犁沟险倍之。

面削不受屐,额凸绠难施。天然得霤道,深阔称一犁。

相传老君力,再拜沟旁祠。沟上最险者,二匾势倾攲。

苍龙岭崭甚,万丈竖深溪。长剑倚天外,此语善品题。

三峰无此岭,万古知是谁。如人伸一臂,接引其下为。

早与众人约,部伍宜整齐。隘处鱼贯上,坦处雁行驰。

胜境辍行玩,歧路告众知。议会然后进,庶几免参差。

岂知乌合辈,难束以程规。鸟分而兽散,各自为东西。

宗土祠以上,更无一人随。独笑莲花巅,纲寻洗头池。

身与云俯仰,目荡天四陲。书生眼孔小,易题山水诗。

一邱与一壑,下笔兢淋漓。见此大山水,气夺难措辞。

或题数千言,通套而支离。我来书所见,聊以备追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秦少游

南北朝邹浩

淮海维扬第一流,三关齐透万缘休。真心岂复随灰劫,遗骨终然寄橘州。

专为流通深叹赏,莫相钝置豁愁忧。觉来欲语无人听,屋角荧荧空斗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唐代钱镠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
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二

宋代释守卓

打破乾坤渠即我,包衾覆载我非渠。渠渠我我教谁识,当体玄玄祇自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仲冬出金陵麒麟门

明代王缜

天寒日煖霜气酸,驱车东出麒麟门。雪融泥滑行人去,林深月黑归鸟喧。

借眠野寺僧供榻,问火茅檐犬护村。名骥生来驰逐惯,修途遮莫驾长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蓬莱阁后六绝 其四

明代王世贞

不尽沧波返照红,千寻霞锦蹙回风。中流忽迸真珠起,知是垂天饮白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消寒词四首 其二

清代蒋春霖

城隅小住似深村,细撷残书课子温。但得催租无俗客,一炉松火闭柴门。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