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 408篇诗文今夏既无雨,兹秋复亢阳。虽云流大火,未觉应清商。
午近风偏热,宵分露不凉。四郊禾未秀,一圃菜全荒。
云起天光赤,尘飞野色黄。井深添汲绠,江浅驻归航。
解渴思茶椀,销愁仗酒觞。蹉跎厌城市,萧散慕林塘。
头白怜乡远,心丹愿主康。老怀无以遣,捉笔偶成章。
交久敬弥笃,仲尼称其贤。廛居任湫隘,豆肉不掩肩。
美哉君臣义,金石行当宣。遂令太史公,忻慕思执鞭。
吾子重高节,尚友千古前。堂开七岩下,中有双涧泉。
宴坐澹无私,恬然忘外喧。寤寐梦先哲,道存犹未捐。
余惭石父贱,感激应谁怜。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