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邓城道中怀旧时德麟相拉至江北三县

宋代李廌

昔从郡丞游,余寒春未回。
玄云蔽冷日,朔风卷黄霾。
枯榛拥残雪,疏篱横野梅。
季夏方溽暑,後乘复与偕。
青秧舞白水,赤日飞红埃。
牛马暍俱喘,蜩螗嘒相哀。
值此寒暑变,感予羁旅怀。
行行江湖去,举棹向天台。
老妇脍鲂鲤,丁男涤尊罍。
霜橙荐紫蟹,水藕浮琼醅。
念公复行县,秋光当独来。
予时定相望,持酒上高台。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唐代武元衡

延首直城西,花飞绿草齐。迢遥隔山水,怅望思游子。
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门对长安九衢路,
愁心不惜芳菲度。风尘冉冉秋复春,钟鼓喧喧朝复暮。
汉家宫阙在中天,紫陌朝臣车马连。萧萧霓旌合仙仗,
悠悠剑佩入炉烟。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
无媒守儒行,荣悴纷相映。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
不知身病竟如何,懒向青山眠薜萝。鸡黍空多元伯惠,
琴书不见子猷过。超名累岁与君同,自叹还随鹢退风。
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荆门夏日寄洞山节公

唐代齐己

湖光摇翠木,灵洞叠云深。五月经行处,千秋桧柏阴。
山形临北渚,僧格继东林。莫惜相招信,余心是此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间四首 其四

宋代谢薖

举案齐眉老孟光,隐居无计可须忙。残年但使糟床注,亦付生涯与醉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奉呈敬在博士先生并简诸公一笑

元代卢琦

遥逐荐书游蓟北,暂将教铎振泉南。桃花门巷晚风急,燕子帘栊春日酣。

海内干戈垂盛化,山中灯火照清谈。兴来共饮溪边市,一任人嘲醉堕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和戎昱寄鍊师

元代倪瓒

云雾轩窗倚半空,少霞铭处识新宫。遥看一片秋山色,鹤影徘徊明月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事 其三

清代陈炽

乾坤托大义,振古匪自今。谁欤戴发齿,而忍怀佗心。

黄金尔何物,能使听者瘖。胡越殊风会,欢爱同裳衾。

祸机伏肘腋,一发谁可禁。人心逐如面,咫尺成商参。

好音伊可怀,亨鱼溉釜鬵。恻恻匪风诗,寄慨一何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 其三 饮家伯成署中

清代吴绮

官斋清暇,容我疏狂倾翠斝。晴月如霜,晒破檀梅一萼黄。

烧残画烛,把酒清谈人似玉。来日扬舲,回首龙山眼共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和介之未开菊

宋代范仲淹

本非桃李色,佳节敢先开。
席上无言晚,霜前幸未摧。
芳心应有待,真赏直须催。
愿上金樽寿,何伤蝶不来。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