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 其五

宋代李纲

海邦去海只十里,山路过山应万重。诗谶告人元已久,未应马援坐梁松。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16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歌行一首

唐代法藏

古人重义不重金,曲高和寡勿知音。今时志士还如此,语默动用迹难寻。

所嗟世上歧路者,终日崎岖狂用心。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须登险访椿林。

穷子舍父远逃逝,却于本舍绝知音。贫女宅中无价宝,却将秤卖他人金。

心无相,用还深,无常境界不能侵。运用能随高与下,灵光且不是浮沉。

无相无心能运曜,应声应色随方照。虽在方而不在方,任运高低总能妙。

亦无头,复无尾,灵光运运从何起?只今起者便是心,心用明时更何你。

不居方,无处觅,运用无踪复无迹。识取如今明觅人,终朝莫慢别求的。

勤心学,近丛林,莫将病眼认花针。说教本穷无相理,广读元来不识心。

了取心,识取境,了心识境禅河净。但能了境便识心,万法都如闼婆影。

劝且学,莫为师,不用登高向下窥。平源不用金刚钻,剑刃之中错下锥。

向前来,莫人我,山僧有曲无人和。了空无相即法师,不用绫罗将作幡。

可中了,大希奇,大人幽邃不思议。自家坏却真宝藏,终日从人乞布衣。

取境界,妄情生,只如水面一波成。但能当境无情计,还同水面本地平。

应大躯,应小躯,运用只随如意珠。被毛戴角形虽异,能应之心体不殊。

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凡夫只是未曾观,那得自轻而退屈。

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什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

应意时,绝分别,照烛森罗长不歇。透过山河石壁间,要且照时常寂灭。

境自虚,不须畏,终朝照烛无形对。设使任持浮幻身,运用都无舌身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钟元卿东皋读书处山水新图

元代刘崧

闻君筑室在东皋,十年读书心目劳。简编浩瀚照夜雪,歌声洒浙凌秋涛。

嗟哉古人不可作,行事心术照毫毛。桓公徒闻理盐筴,轮扁岂识粕与糟。

唐虞制作烂如日,昧者何以识夔皋。统传洙泗迨关洛,如绎独茧绝复缲。

厥今文胜道且熄,武弁侧目嗤蓬蒿。何如酣饮事歌舞,而不车马驰轻豪。

胡为俛促事澹泊,岂有至乐堪陶陶。飘吟一字至万卷,上薄文典旁风骚。

我时抱琴一来过,春色晴满城东濠。堂前綵服候甘旨,座上巍冠延俊髦。

感君同岁复同志,饫我至理如餔醪。我从前年返故里,投笔荷耒思遁逃。

昨观壁间画图好,此景可致车宜膏。慎毋布衣事献纳,恐有使者来旌旄。

古云识字忧患始,孰谓椎鲁非吾曹。山林便可谢尘滓,白云悠悠东望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荣公还金山

明代杨循吉

十年不出山,一游即千里。
问师何处来,固亦偶然耳。
人言人闲好,自爱岩谷里。
红尘日扑面,洗眼无清水。
孤身本何将,一钵乃生理。
来既无所牵,去亦谁能止。
昨闻檀越船,风帆欲南指。
别我从此逝,飘飘白云履。
我观世间人,孰不为身使。
唯师乃不然,来往由自己。
归及枇杷熟,忆我青林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斋居柬诸同社时开社见招

明代卢龙云

秣陵几度见初阳,云物依然旧帝乡。客似周南留太史,官难汉署遇冯唐。

清宵兴味非寥廓,白雪才情有和倡。开社况闻多胜集,好怀应与日俱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凄凉犯 得旧部曲某某书

清代屈大均

桂林旧部,多年散、监军亦向农圃。宝刀血锈,花骢齿长,总归尘土。

英雄命苦,恨当日、江山不取。令三千、奇才虓虎冷落尽无主。

回忆沙场上,日日投醪,气雄相鼓。旧标在否。几人还、锦衣歌舞。

报有戎旗,把书帛、殷勤奇与。念恩私、两载剪拂,俾作翮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 其二

清代钱谦益

阁道新移鹑尾斜,朔南寰宇仰重华。星弧日矢天王阵,风盖龙舟帝子槎。

辽海月明传汉箭,榆关秋老断胡笳。而今建女无颜色,夺尽燕支插柰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屡乞致政诏答未允述怀

宋代赵抃

自愧孤忠荷圣慈,恩荣恳向九天辞。于今蒲柳衰残日,好是云烟放旷时。

玉阙累章烦赐诏,瀫江两桨蹉归期。宵征自有高人笑,漏尽钟鸣晓未知。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