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毛女赞

宋代释德洪

不嗅梨花,而撚紫芝。不穿云袖,而披槲衣。何以风神,洞如冰雪。

使人见之,眼寒心折。如麝有香,以缶覆焉。透尘透风,种性则然。

又如烟雨,过孤山宅。于荒寒中,微见春色。图之壁间,是真过秦。

季子好德,白发日新。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其二

宋代包恢

巡历郡邑间,人若未厌弃。夹道争向观,疑我形孰似。

得之道听馀,咸谓物吐气。老奸与宿赃,神夺而心悸。

预知犯难逃,已多速奔避。先尝受其赇,今皆偿之既。

非慑使者来,安得自知畏。予默揆诸心,斯言未深契。

一切气不美,先儒说有味。彝伦若尽去,太半为鬼魅。

禽兽争食人,殆盈野盈市。迹其所作为,殆恶过异类。

不洁食不饱,甚焉官与吏。惨酷以济之,甚若豺虎噬。

岂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刑法用当穷,根本惕若厉。

岂谓犹有民,能喜使者至。或鞠躬焚香,或远送旗帜。

望来漳民情,愿留泉民意。此犹硕果然,不食生可觊。

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离。何啻千百辈,施行才一二。

自叹水一杯,孰救炎火炽。伤心复伤心,竟夕不能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括苍太史谒长陵余山客冠门者呵止之顶老卒

明代纪青

竹皮纱幅老人头,高士从来傲冕旒。
曾见院师画姚老,一瓢如叶倚黄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高前江挥使以勤事没于海 其二

明代王弘诲

挥泪江濆引素旌,楚歌凄断不胜情。拔山力尽名空在,填海魂消气尚生。

星陨故当五丈垒,鹤鸣无复八公兵。怪来白浪兼天涌,多恐英雄怒未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征妇怨

明代许炯

月朗星稀河汉横,露下莎鸡寒自鸣。美人望月双涕零,只身孤影空娉婷。

玉关三年不寄声,衡阳风雨无雁征。天边月照汉家营,阴山雪下交河冰,寒衣未寄伤我情。

安得卫霍登汉庭,扫尽兵戈无甲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史述 其二十二 殷浩

明代魏学洢

深源不出山,令名跨江东。虚声可坐镇,那足敌枭雄。

角巾归乌衣,澹然流高风。悠悠行路口,理合深弥缝。

才穷气先折,咄咄徒书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荆州怀古

清代潘奕隽

秋入江城暑气微,参差屋瓦带斜晖。渚宫烟冷蘋花老,沙市风清燕子飞。

南渡功名人事异,三分割据霸图非。曲江楼上凭阑久,一片涛声上钓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宋代李处全

春事已如许,柳眼早依依。故园桃李何似,芳蕊想团枝。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梦_绕洢。扶杖欲行乐,还使我心悲。
对琴书,歌一阕,引千卮。昔曾系楫,今日投老叹吾衰。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绿,便拟作春衣。搔首长吟处,此意有谁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馆中即事五首 其五

宋代王安中

熙熙人物爇金炉,歌舞升平六闰馀。辇路雪晴云五色,史臣得记汗青书。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