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霁严威,新凉酿归思。梦惊闻松声,两鬓到万事。
中情怯离别,此别仍对子。追惟初识面,宁复讣有此。
明朝舟洞庭,惊浪银山起。醉眼失湘楚,妙语淩淮泗。
我如浮水叶,遇坎当自止。行将看荆山,归老鹿门寺。
今不欠无言,但是欠一死。淮山有奇逸,要是天下士。
若问寂音老,烦君一举似。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田家无桑蚕不育,寒机不奈蛩声促。阳坡种得木棉花,雨晴雪点秋云绿。
小姑大妇不梳妆,日日探花如采桑。青裙短短赤双脚,素手掺掺花满筐。
归来闭门月昏黑,燃薪代烛光照室。姑摇纺车妇在机,一夜不能成一疋。
松州茂州道路难,乌蒙乌撒雨雪寒。丁夫运粮给边饷,卖布易米还输官。
田家不识纨与縠,木棉未得裁衣服。何日边城罢战输,男耕女织万事足。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