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退朝见越山二首 其一

宋代李光

晓来朝退紫宸班,马上悠然见越山。便欲挂冠寻旧隐,卧看远岫列窗闲。

李光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4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发潭州寄李宁常侍

唐代令狐楚

君今侍紫垣,我已堕青天。委废从兹日,旋归在几年。
心为西靡树,眼是北流泉。更过长沙去,江风满驿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 春楼

明代韩邦奇

珠帘捲。楼外春愁无限。雨过荼蘼春色减。落红惊满院。

枝上燕慵莺懒。谁与韶光为伴。烟柳丝丝迷望眼。阑干空倚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杨允铭小篆歌

明代乌斯道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兴

明代刘基

赤城霞气接天台,上界仙宫此地开。沧海有波容蜃鳄,石梁无路入莓苔。

当时玉帐耽罗绮,今日丝纶到草莱。传语疲氓聊忍待,王师早晚日边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 九日坐天游阁

清代朱祖谋

短发渐飘萧,欺帽轻飙无力。强与风光流转,欠黄花消息。

绕池行怯晚寒生,薄酒那禁得。一带苍山无语,是谁家秋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灵汤

宋代李纲

石甃灵汤列道周,玉池金屋未相侔。涤尘时有幽人到,不与骊山共一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交难

宋代郭祥正

马萧萧,车轣轣,道上行人半相识。识面虽多心友难,沧海可量人莫测。

君不见张陈昔日刎颈交,临阵弯弓返相射。又不见坐中耳语程将军,背骂一钱犹不直。

噫吁嚱,休休休。猿鸟可为伴,麋鹿可与游。春日晴晖晖,春风思悠悠。

春泉滑涓涓,春林碧柔柔。行止任所适,歌啸忘吾忧。

逢人辄掩口,语发多为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圣贤何常施

宋代王安石

圣贤何常施,所遇有伸屈。
曲士守一隅,欲以齐万物。
丧非不欲富,言为南宫出。
世无子有子,谁敢救其失。
李光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