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七

清代朱彝尊

桑边禾黍水重围,时有秋虫上客衣。
三过堂东开夕阳,满村黄叶一僧归。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30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五言

南北朝谢灵运

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
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
遂登羣峯首,邈若升云烟。
羽人绝髣髴,丹丘徒空筌。
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莫辩百世后,安知千载前。
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
恒充俄顷用,岂为古今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赵宗鲁之河间别驾二首 其一

明代胡应麟

双旌摇曳蓟门东,易水飞花扑乱红。国宪久传中执法,家声重睹右扶风。

交河壁垒巡行近,渤海楼船控制雄。屈指循良推第一,徵书晨出未央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和

明代程敏政

过眼行年四十春,江梅千里系情频。苔粘古干龙生甲,雪缀寒花玉飏尘。

水墨有时看画手,杖藜无地著吟身。兴来不惜临风醉,晚节相怜定几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遇 其三

清代赵由仪

女娲炼采石,遂补西北天。愚公负太行,山岳东南迁。

天倾亦可补,地险亦可平。人心终屼嵲,何乃莫救焉。

惜哉大宗师,枉司炉炭权。真宰不可问,俯仰心茫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文信国公祠唐云麾将军李秀残碑用坡公石鼓歌韵柬椒堂京兆

清代张祥河

京畿曩咏岁丁丑,古墨斋名景李叟。未识残碑苔藓文,今看劲笔龙蛇走。

卓哉好古少京兆,石拓摩挲开笑口。新诗旧记相伯仲,石门平湖若先后。

堪嗟六碍留止二,何异石鼓文存九。笔陈希踪大令王,姜芽敛手九和柳。

当年范阳镵翠珉,兀峙秦中望珠斗。两书云麾最惬心,千载风生见回肘。

世间神物有通塞,一则亭台一蒿莠。良乡博士乃瞽天,闽人董生真石友。

重毡遂喜辇驼背,大药终非弃马彀。模糊镜上骞凤鸾,漫漶行间杂科蚪。

光价腾时始完平,咏歌纪事惟商耇。繄公直节著开宝,不顾群奸互唧嗾。

信国丹忱共日星,神祠素壁依尊卣。升香肃肃来生徒,奏鼓蓬蓬警蒙瞍。

观经何啻门鸿都,阙字难稽山岣嵝。依稀圆壁瓦砾残,洗刷清泉尘网厚。

大梁携归一已私,前尹流传万历某。墨华古月宜碧空,宦橐黄金等乌有。

何如艺苑示戈磔,顿使幽岩脱械杻。坚贞不碍砺角牛,巧诈还当嗤瓦狗。

延陵微意寓激劝,柴市忠魂得配偶。方今太平任儒术,起化黉宫首善首。

正气堂堂式仰瞻,伪学纷纷亟攻揞。读书益智文可绎,广孝移忠义有取。

欧阳集录富金石,昌黎进解磨光垢。真贻模概国士资,况置豆笾官吏守。

珊瑚不减交柯珍,杞梓无妨数尺朽。岐阳高唱凤翔和,欲附长篇此同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中感怀四首 其三

清代秦涌

寒蝉一曲唱新晴,满腹牢骚楚屈平。半壁残灯风雨夜,南征又听塞鸿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弟观雪中二首 其二

宋代陈著

万里长天一样云,纷纷吹下玉成尘。能令下界皆称瑞,谁谓南人不识真。

积冻已多为麦地,培汤更办百花春。强将光景宽衰老,呵手微吟意欠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陪宣守任史君谒昭亭神祠 其一

宋代张孝祥

缓驱千骑出朝京,唤得春回眼界青。旗脚灵风来庙步,马蹄山雪过昭亭。

极知太守怀忠款,端为君王荐德馨。惭愧去年冬十月,军书彻夜听鸣铃。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