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261篇诗文
井庐无烟野无草,万户嗷嗷缺一饱。村南村北总成群,去剥榆皮行及早。
何人括尽榆荚钱,枯干只剩榆皮坚。榆皮可食少官税,悔不种地成榆田。
枝头聚雀泣相语,新长嫩芽君莫取。雀乎雀乎慎勿争!我辈舍榆方掘鼠。
江山如此无情,甚与春愁俱满。深悔当时,踟蹰陌上,却任花开缓缓。
东风不管,将一丈游丝,等闲吹断。若道缘悭,匆匆怎做踏春伴。
人生此恨难遣。剩垂杨一树,雨疏烟嫩。碧汉星移,银桥鹊去,比并天河还远。
料他憔悴,也似两年来,鬓丝新换。赢得思量,向懊侬船幔。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