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史铁力竹窗夜坐图二首 其二

清代吴敬梓

江宁县南二十里,箫管竹生慈母山。头白归来应卜筑,风标常似画图间。

吴敬梓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1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旗次沈晴岚韵

宋代章甫

青帘摇影杏花红,疑是天星落照中。引到游情携阮杖,招留醉态倒山骢。

孤村晓挂初晴日,深巷香飘不定风。少妇当垆遥望处,板桥驴背认归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唐代高适

適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人上陕西漕生辰

宋代徐积

尝闻五百岁,一有贤人生。议者实在公,仍与圣运并。

全资五岳粹,高挹太元清。与帝为元老,与国为名卿。

中外试已烦,玉振而金声。漕柄虽云剧,其道安足行。

宜哉廊庙器,蹇蹇王之庭。春色满长安,春山围长坰。

春芳森绮绣,春风锵瑶琼。秦封几千里,富庶而安荣。

人与春意和,净竦长安城。何以献公寿,庄氏之椿龄。

何以献公福,洪范之康宁。黄河为富贵,太华为功名。

此诗何为者,聊用歌群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文山卷后

宋代谢翱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冲霄韵五首 其二

元代耶律楚材

古今兴废不堪听,宠辱都如梦一惊。韬略欣然推后进,琴书足以了馀生。

既知物物头头是,谁问朝朝暮暮情。散尽迷云何所有,一轮秋月普天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尧臣重葺明伦堂扶病草数韵旌之并以儆夫见义不为徒捐赀以饰梵宇琳宫妖祠淫祀者

明代孙绪

忆昔正德庚辰时,一春淫雨无宁期。泮宫垫没栋宇坏,阶墀淼淼成泽陂。

荒芜终日蛙争噪,庙貌仆地谁能支。我闻急往拜泥淖,瞻依恋恋垂涕洟。

归来斋沐告县宰,鼎新只烦几指挥。贱贫不足动观听,省躬敢复嫌迟迟。

嗟哉圣道等天地,胡乃自外生成为。急解簪珥典衣帽,鸠工命匠同修治。

苟完足取待风雨,不向垣坞论崇卑。于今歘忽三十载,丹青剥落涂离披。

殿廊门庑固无恙,堂斋危堕将倾欹。横经问道无处所,注漏何自容皋比。

宫墙过者日千万,宁肯侧目来相窥。岂无高位力足办,亦有富盛赀堪施。

徼福喻利心弥切,周行茅塞趍山蹊。今日汉寿亭侯庙,明日碧霞元君祠。

缁流黄冠有建创,泰华不足方榱题。一闻黉舍兴土木,拊膺顿足攒双眉。

永川王侯蜀良士,下车趋谒心神悲。兴学劝士日我责,敢同他务姑徐徐。

旁观四境谂耆旧,尧臣刘子堪承之。刘子吾乡旧阀阅,牙签邺架饶书诗。

手持符檄往事事,捐赀累百心熙熙。病中忽闻事就绪,不觉赏叹还嗟咨。

急挥筠管道高谊,愧无玉佩琼琚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 端午赐观击毬射柳五阕 其一

明代杨荣

芳树海榴吐艳,碧池荷叶铺钱。端阳佳节太平年。

百辟咸沾恩宴。

仙仗遥迎瑞日,炉香细袅祥烟。香蒲泛酒艾旗悬。

拜舞金銮前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赴长安途次晋中杂兴

清代王孙蔚

行人去去复青山,策马西风了未闲。碧草难寻绵上陇,白云何处雁门关。

三更晓角来霜里,一片秋声在树间。此际萧森愁欲起,不缘客路亦潸潸。

吴敬梓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