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泉台,青对漆灯,骤被黄头惊觉。讶旦暮千年,未来先料。
七义荒原怅望,问旧鹤、何时归华表。阿咸多事,数行古墨,感人幽抱。
人杳。更凭吊。想醉尉风流,玉楼归早。只曙后、星孤黛描京兆。
官舍相依有弟,叹白发、青裙垂垂老。剩片石、谶语流传,恰与武强同调。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237篇诗文
建意营法齐,里仁契朋俦。相与期良晨,沐浴造闲丘。
穆穆升堂贤,皎皎清心修。窈窕八关客,无楗自绸缪。
寂默五习真,亹亹励心柔。法鼓进三劝,激切清训流。
凄怆愿弘济,阖堂皆同舟。明明玄表圣,应此童蒙求。
存诚夹室里,三界赞清休。嘉祥归宰相,蔼若庆云浮。
送春归,短葛换罗衣,城南城北花正飞。寻芳直探若耶浦,欸乃歌长杂鸣橹。
渚莲叶绿花殷红,欲采不采心徒苦。心徒苦,去去频回驻。
忆昔相期花信风,花开顿觉年迟暮。年光迟暮祇惊花,馨香那得似侬家。
外直中通尘不染,蕣英肯与斗繁华。蕣英朝暮间,转盼纷成雪。
侬独抱贞姿,流丹霞满颊。何兹却违兹,相逢知几时。
玉臂花根藕,百折惜连丝。白月不常好,白露不常滋。
明日有花重可采,何事流连归去迟。啼鵙催佳节,倦翼莫须歇。
毕星好雨箕好风,牛女年年会且逢。夫君之裘今蒙茸,屈指归期在信宿,岂隔溪山千万重。
楚江一笛,甚劳劳吹我,去舟如叶。已是汉南秋色晚,况又怀乡时节。
峭壁欹云,冷溪垂雨,不共残僧朔。东坡去后,暗潮犹自呜咽。
携手更上层楼,黄州镜里,晴霭横孤堞。输与西来今夜鹤,管领芦边斜月。
平野荒罾,乱峰寒烧,回首添凄切。哀弦重奏,酒人还是轻别。
桂院香残,松窗月冷,孤鸿呖乱楼头。见梧桐摇落,叶叶惊秋。
几阵轻风暗度,窗儿外、细戛帘钩。听砧声,随风断续,惹起闲愁。
悠悠。玉人别后,又三秋去也,谁与绸缪。对孤灯兀坐,冷落香篝。
画阁深沉独自,镇日里、挨尽清幽。无聊赖,且凭绿绮,一曲凉州。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