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索居重懒出,白日为之长。嫠啼惨前拜,骨肉能不伤。
忆昔弟侄行,大小纷双翔。零落己可念,弱草横秋霜。
脩保谅有数,少壮深中肠。嗟哉幼妇节,百苦甘自尝。
织灯照孤影,泪洒衫与裳。素琴蛛丝积,断简遗篇章。
结托信地所,菉水双鸳鸯。岂知分命薄,转息馀空床。
衣新人世隔,永讫谁祻殃。断炊屡废食,匣栉慵晨妆。
蛩声诉寒月,仰视天茫茫。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