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杜依然老。只一事、差强乃祖,时非天宝。家在岳阳楼下住,容易吟魂飘到。
看尽那、洞庭秋好。绿雨啼鸪斑竹岸,是古来、未竟伤心稿。
二十五,楚骚调。
宣南记共风吹帽。怎独自、鬓丝禅榻,焚香却扫。中有水流云在意,懒向词场厮闹。
算已是、名心淡了。昨夜游仙帆影挂,为寻君、转过黄陵庙。
霜与月,满湖缟。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597篇诗文
村径两徒杠,津岐赖相接。岁久木尽摧,来往多病涉。
吾师好施予,毅然探囊箧。伐石来西山,架梁通便捷。
摅心不知劳,旬日足功业。行人履坦途,无复待舟楫。
平生好修葺,于此意自惬。福报固不图,一念历千劫。
愿焉寿无疆,期颐稳登蹑。
暮宿岭下村,晓度村边岭。危磴多盘纡,群峰竞秀颖。
层叠耸崚峋,周遭俯清迥。肩舆一径通,亭午欣跻嵿。
石乱溪泉喧,烟深崖树暝。古藤垂复缠,苦竹欹且挺。
回看晓来途,苍茫隔云影。阴风欻吸来,寒气侵衣领。
空忆桃花春,萧萧山谷冷。冲寒陟崎岖,局蹐不遑骋。
心神已屡惊,吁嗟乎险境。如彼九折坂,乘险语堪省。
长啸《归去来》,明湖理烟艇。
长淮二月风气和,濛濛花雾清明过。南浦春涨送君去,共醉当筵金叵罗。
黄河奔激天吴蹙,白浪如山骇心目。峒峿山头落照红,轻裘解向河干宿。
野水添杯酒不醇,欲留欲去意逡巡。桑柘阴阴啼布谷,柴门稚子待归人。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