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陈济川
重修文甲喜初成,到处逢人说姓名。盈室芝兰皆后辈,满城桃李属先生。
泰山北斗千年仰,化雨春风四座倾。幸遇今朝崧降日,跻堂寿酒各称觥。
陈济川
陈济川,生员。清光绪十八年(1892)曾重修斗六堡通济圳。► 1篇诗文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唐代:刘禹锡
临江仙(自咏)
宋代:刘光祖
次韵侯岩甫兼寄张景先
元代:曹伯启
求官初拟报天伦,南北营营役此身。千里关山遮故友,十年尘土污行人。
珠犀润屋心非素,诗礼传家道自新。邂逅还乡观二妙,文章如锦气如春。
中宿江上杂诗 其十
明代:陈邦彦
浪迹成何事,归心日夜增。年光催爆竹,春色入孤灯。
世态秪如此,他乡未可凭。明朝人献岁,南望意飞腾。
为如海上人题顾定之竹
明代:王彝
老僧出定心逾寂,坐觉谷中繁露滴。万响千声自去来,一时月照袈裟白。
蜿蜒何物向窗飞,分明鼓鬣复扬鬐。人间只识仙翁杖,不识降龙出钵时。
挽胡澹庵二首 其一
宋代:赵蕃
忆昔乐全公,暮为老苏表。载其辨奸论,此老一生了。
澹庵夫何如,书有斩桧草。顾岂无他欤,言大可略小。
锦钱馀笑 其四
宋代:郑思肖
山中一溪水,绝与众水别。不解饮清风,只解醉明月。
一片清泠意,活动流不彻。何劳濯缨人,再三苦饶舌。
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宋代:张炎
陈济川,生员。清光绪十八年(1892)曾重修斗六堡通济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