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僧喝能
濛濛雨气近黄昏,过客分明说雁门。鸿雁几时来此地,烟云终日闭孤村。
盘空路作惊蛇去,入险山如渴鹿奔。遥望前头深峡里,微茫残霭数声猿。
僧喝能
僧喝能,清乾隆年间(1736~1795)方外人士。在台期间,居于弥陀寺,巡台御使张湄有〈和喝能上人长至韵〉、〈游弥陀寺赠喝能上人〉等诗,与之相酬唱。乾隆六年到八年(1741~1743)左右在台。► 2篇诗文
踏莎行 和午堂丈
清代:吴灏
客岁匆匆,流光似旧。一年一度灯花有。梅花落了又桃花,归时紫燕还相凑。
浅梦依依,微微更漏。轻寒乍暖春时候。无情省得寸心安,情多会被眉儿皱。
十和贺太渊得雄二首
宋代:刘克庄
清明日 其三
元代:贝琼
北里南邻日日过,花开不饮竟如何。庭前昨夜暂相赏,地上今朝应更多。
滕阳驿
明代:陈琏
年来频给驿,公馆尽知名。喜与亲朋遇,无烦候吏迎。
云山牵别思,风絮搅离情。况值春光暮,朝来始见莺。
西芦
明代:唐锦
水西丛苇隐君家,门倚西风散雪花。几度夜深看雁集,一钩寒月映寒沙。
踏莎行 其二
清代:俞士彪
眉翠轻匀,臂红微露。晓妆初罢窥朱户。玉床斜倚绣鸳鸯,珠帘半捲调鹦鹉。
漠漠香尘,濛濛飞絮。行人惆怅频回顾。韆鞦过尽紫骝嘶,明朝认着垂杨路。
宁乡道上遇张伯声
宋代:戴复古
送李察推
宋代:郭祥正
去年遇君陵阳峰,杜鹃声乱桃花红。佳人玉指接玉板,劝我一醉三百钟。
醉来骑鲸赴瑶阙,不记当时与君别。溪上扁舟破雪归,楼前芳草还春发。
白头太守重相过,开樽大笑呼琼娥。向来十客七已去,唯与杜九闻清歌。
歌声绕梁离思苦,听不得终泪如雨。回首茫茫天地中,聚散百年能几许。
今朝此地重相逢,秋汉无情江月空。把酒与君须醉倒,已知后会皆衰翁。
陵阳乐事那复得,官贱食贫身愈迫。击剑高吟非故乡,何时共作沧浪客。
僧喝能,清乾隆年间(1736~1795)方外人士。在台期间,居于弥陀寺,巡台御使张湄有〈和喝能上人长至韵〉、〈游弥陀寺赠喝能上人〉等诗,与之相酬唱。乾隆六年到八年(1741~1743)左右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