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八岁偷照镜

唐代李商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写人 少女 爱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岁时总是偷偷地照镜子,已经能画纤长的眉了。
十岁时春日踏青郊游,采摘芙蓉花装饰自己的裙裳。
十二岁时学习弹琴非常用功,套在指头上的银甲也顾不得摘下来。
十四岁时,要避免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不能见,这时她可能在猜想何时出嫁吧。
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注释
偷:指羞涩,怕人看见。
长眉:古以纤长之眉为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踏青:《月令粹编》引《秦中岁时记》:“上巳赐宴曲江,都人士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赏析

  从此诗的描述看,这位诗中的姑娘也许是诗人初恋对象,因为只有青梅竹马的异性,才可能有如此近距离的观察,才写得出如此动人心弦的诗。可惜父母未能如其愿,姑娘在“泣春风”,也是诗人在叹息。“十五泣春风”正是写出了诗人与姑娘的这段恋爱,没有结果,从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了。

  这首诗以少女怀春之幽怨苦闷,喻少年才士渴求仕进遇合之心情。这位少女八岁犹存爱美之心。古以长眉为美,所谓“青黛点眉眉细长”,犹为唐人入时装扮。十岁时就有了高洁的情操,郊外春游,知道缝缀荷花制成下裳。作者化用了屈原《离骚》语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是说,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蕉

唐代柳宗元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咏物 抒情 愁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仙二首

唐代司空图

蛾眉新画觉婵娟,斗走将花阿母边。
仙曲教成慵不理,玉阶相簇打金钱。
刘郎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月姊殷勤留不住,碧空遗下水精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湘中阻风

宋代刘攽

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小如飞鸥大奔马,一辈才去群复来。

一旬阴云色死灰,划劙掀簸初全开。晨阳照空幸澄澈,蜚廉暴怒犹喧豗。

系舟沙渚依曲隈,岁晏永路真悠哉。棹夫卷缩亦何恨,时乎宁有材不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研歌

明代李之世

古砖何年入古穴,穿井出之土脉裂。十丈寒泉閟不泄,冷光一道吹阴雪。

金石匪儗色则铁,擘处恰似神工掣。有渍蚀痕蘸鬼血,其纹错缀细如缬。

面稍平之微凹凸,凹者似藏轻沈涅。以手揩摩气尚馝,锐首丰下存朴拙。

天然制与雕锼别,前人作事多不劣。不取其全因其缺,孤赏肯留耳目亵。

誓与重泉共封闭,神气澌尽土气歇。岂料终为后人窃,穴之所有化尘屑。

砖立其中神孑孑。或言文士精所结,毕竟难将物理洁。

奇物从来运世阅,一砖可悟恒沙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咏

明代钟芳

拱默容容多后祚,水旱不节阴阳错。黄纸宽征白纸催,大网疏疏小网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红梅花得“花”字

清代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写花 梅花 寓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过野趣轩小酌 其二

宋代韩淲

好山佳月近中秋,不信风光在小楼。倚尽危栏临静夜,一杯消得许多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司空相公挽歌

宋代王禹偁

去岁频宣召,观灯复赏花。
健嫌灵寿杖,轻弃富人车。
列座先台席,温颜逼翠华。
而今宅前路,雨破筑堤沙。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