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玄云结重阴,北风凄且寒。端居寡言宴,惜此芳岁阑。
客从远方来,入门正其冠。解装出所有,赠我青琅玕。
其物有光耀,握之感且叹。华镫列堂隅,酌醴羞盘餐。
片言意气合,昵若平生驩。风雅久沦替,学海多狂澜。
众目徒荧荧,谁为旷古观。问君四方志,前路何漫漫。
时俗贱文史,世事多艰难。勉哉树芳轨,荣名不可殚。
结带事远方,六亲相决绝。明日疆场人,今日尊酒别。
远人语六亲,此行勿啼血。丈夫急国难,草莽亦臣节。
中宵闻点兵,慷慨荷长戟。落月光亏蔽,泉流水呜咽。
同行各有类,宛马蹄踣铁。临敌愤欲前,贼势颇猖獗。
至尊日西顾,屈指大献捷。嗟域羊将狼,情事不可说。
前日侦者至,愿即受羁绁。幕府为解颐,辕门尽欢悦。
革面未旬日,仍复据其穴。全楚人刳屠,中州土崩裂。
王孙屡婴祸,宰相实塞拙。悔罪独雉经,谁云是明哲。
我本远戍人,顾此愤益切。进止莫敢议,吞声驻冰雪。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