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河阳花满。秋水芙蓉,艳红如剪。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双盏暮,酌来浅。万条红烛烧将短。更庭前、几行画扇,遮来宛转。
洗马文章当日事,乐令风流不远。况种得、蓝田琼琬。
最羡今宵乘凤处,听秦台、几曲箫声缓。乌鹊到,喜何限。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端居冉冉速流光,往事悠悠耿不忘。击剑总为行乐地,斗鸡曾结少年场。
晚慕诗书才十五,因耽文史三冬苦。夜见萤飞车氏囊,朝看鱼出莱芜釜。
从此家园懒不窥,长无乡曲誉相推。且甘寂寂龙蛇卧,安用区区燕雀知。
一朝谒帝承明上,不惯随人走俗状。言将调笑恐侏儒,谓可优游取卿相。
转盼今经二十年,循迹谁知事不然。由来直道时方忌,重以修能世岂怜。
浮湘贾谊空投赋,执戟扬雄独守玄。君不见朱云四十始改节,远从博士受易说。
逢时吐胆汉廷中,绕陛争呼丹槛折。又不见山公四十起郡吏,投传羞为部从事。
遇主遂厕三公间,总揆还称百官治。我却无闻强度春,宦游减产久沈沦。
未果官阶能复祖,非关郎署可潜身。坐惊芳岁明朝过,烂醉香醪勿重陈。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