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 其三

明代袁宏道

一段青石堤,袅娜千垂杨。十许种名花,红紫白成行。

借问此谁种,云是监中郎。纱纹织作浪,文玉砌为堂。

安得冢子山,吹来置此傍。醉中发狂思,醒后益周张。

吾身自可移,何必移吾乡。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春郎 送春

清代顾太清

剩脂残粉谁收拾。枉累人愁泣。阑干十二,藓阶苔径,春恨如织。

几度留春留不得。拟痛饮今夕。葺落花、作个青心,也算是怜春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蜀锦亭

宋代高斯得

故国名花夐不同,景阳机裹织春风。
莫将丽质惊丹卉,只把孤根托化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清口

宋代陈师道

家世山东饱耕稼,晚托一舟顺流下。
渔沟寒饼不下箸,推柂转头更五夜。
平明放溜出清口,霜落潮回雾连野。
平淮一梦三十里,有日无风神所借。
似怜忧患满人间,百孔千疮容一罅。
文章末技将自效,语不惊人神可嚇。
子女玉帛君所余,寄声白鸟烦多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同惟敬诸子集刘观察园亭分得高字

明代胡应麟

一尊三径掩蓬蒿,词客相看尽綵毫。华馆乍停鹦鹉曲,青藜遥识凤凰毛。

天垂阊阖繁星转,霜满楼台夜月高。十载梁园幽兴在,不妨寒色上绨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军装十咏·弓

明代高启

燕角号良材,楼烦劈未开。
秋风悬臂出,何处一鸧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赵瓯北重赴鹿鸣图 其一

清代姚鼐

六十年前幸附君,见君登第应卿云。禁闱持橐犹瞻近,滇海分符遂离群。

见说悬车耽撰述,极思操彗接清芬。而今起冠嘉宾会,何意工歌又共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佛教子岭

宋代李弥逊

冈回岭转翠相重,觅语酬山未了工。
却恐前一是摩诘,此身今落花图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鱼骨鹤 其二

清代庄一煝

庄叟濠梁事已非,可怜华表几时归。羹残已不留香髓,羽化犹能认缟衣。

铩翮凌云飞未得,无声警露和应稀。伊谁骨肉沾枯肆,也拟鸣皋达紫微。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