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高密古名城,其地近阙里。弦歌声相闻,往往重夫子。
学官虽荒凉,庙貌颇严伟。上元施灯烛,下俗奠醪醴。
高焚百和香,竞爇黄金纸。所求乃福祥,此事最鄙俚。
朝廷谨庠序,五路兹焉始。建宫以主之,不肖实当此。
浇敝皆扫除,安可循旧轨。丁宁戒阍人,来者悉禁止。
尝闻之鲁论,丘之祷久矣。生也既无求,殁岂享淫祀。
夜亭甚清虚,古柏自风起。悦之以其道,吾祖当亦喜。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