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姑苏杂咏 三高祠三首 范蠡

明代高启

功成不恋上将军,一舸归游笠泽云。
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改之题王总干虏中怀亲帖拉朴翁与余同赋

宋代释居简

白云起处感亲深,故倚西风动越吟。送老有田非住计,欲飞无翼是归心。

强随邻里虽胡语,自教琵琶只汉音。玉瘗遐荒元不死,夜干牛斗尚千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止谒先

宋代孔平仲

高密古名城,其地近阙里。弦歌声相闻,往往重夫子。

学官虽荒凉,庙貌颇严伟。上元施灯烛,下俗奠醪醴。

高焚百和香,竞爇黄金纸。所求乃福祥,此事最鄙俚。

朝廷谨庠序,五路兹焉始。建宫以主之,不肖实当此。

浇敝皆扫除,安可循旧轨。丁宁戒阍人,来者悉禁止。

尝闻之鲁论,丘之祷久矣。生也既无求,殁岂享淫祀。

夜亭甚清虚,古柏自风起。悦之以其道,吾祖当亦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

明代刘祖满

杨柳青青夹岸斜,绿蘋深处隐渔家。分明一幅桃源景,独少沿流几树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雨

宋代韩淲

风雨如晦鸡既鸣,茅茨疏湿迷山楹。披衣不知所如往,炉存宿煴犹荧荧。

水流花谢青春深,前村解桥隔孤城。庾郎鲑菜当用情,瓶粟更付折脚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中书怀二首

宋代陈造

少日清孤效乐天,谏书未落世间传。
曾圆八节滩头梦,重了三生石上缘。
雪竹霜林便老境,蒲团禅板付臞仙。
诗篇把玩真聊尔,古井无波敢自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君向潇湘我向秦

宋代徐积

我望秦关方整驾,子如湘水欲登舟。马嘶山坞谁家宿,缆系江枫何处留。

垄上耕随残月去,日边帆带落霞收。灞陵古恨骚人意,歌向樽前不易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原

元代何中

稻花香里听潺湲,路入高原犊草閒。生长太平无所用,且随残照看秋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剑篇

元代戴良

君不见干将冶铁铁不流,镆邪遇之剪指投。赫然鍊成双宝剑,遂匿其阳以阴献。

雌雄离隔经几年,一朝飞堕君侯前。乃知神物不虚授,必待英豪始联偶。

从今永近君侯身,玉头珠口相鲜新。韬里束来白鹇尾,匣中藏却绿龟鳞。

遭时未息干戈事,且为君侯充武备。黑犀中断未为奇,白蛇夜斩方称利。

五山精,六金英。也曾埋没豫章城,时时紫气斗间明。

占者已知吾国兴,君侯佩之可千龄。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