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荔支诗 其二十七

明代释今无

积翠楼头火树红,汉家旧事已成空。空馀一片啼魂血,洒向炎方粤峤中。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晁同年

宋代张咏

昔同白日升穹碧,还同水国司民籍。
三年不见频寄书,两月相过忘行役。
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鹤楼中风力微。
幽胜逼人魂欲飞,此时不醉无与归。
人间美事应有主,别马蹄沾边塞土。
南楼一望心凄迷,昨夜疏簷滴寒雨。
休夸笔力敺真风,勿忆云山千万里。
但偶四风一行雁,杀青相问莫辞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陂春泛同尧勋子韩文蔚作

明代佘翔

春流绿于染,载酒罄交欢。沙鸟轻相狎,江花笑未残。

衣含波影动,曲度柳条寒。旷达真吾事,悠然咏考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颜鲁公祭侄草歌

明代胡应麟

渔阳播乱飞黄尘,旄头月黑缠妖氛。常清血战弃全陜,二十四郡虚无人。

平原鲁公眦双裂,一麾猛气雄三军。疾呼河北倡忠义,普天率土知君臣。

帝心未灭安史祸,杲卿碎舌投天津。巢倾卵覆季明死,举宗三百遭坑焚。

乌鸢饱食蝼蚁妒,毒痡四海同酸辛。鲁公惋愤掩胔骼,哭兄哭侄嘘愁云。

生平正气塞宇宙,淋漓一帖犹千春。乾元元年岁戊戌,昊苍有意开斯文。

摛章吮笔笔欲舞,墨池一派流天真。肝肠寸寸委波磔,纵横䟤跋超群伦。

长风巨浪鼓淜澎,泰山乔岳盘嶙峋。夭矫虬龙赴幽壑,缤纷鸾鹄翔高旻。

十行遒婉尚含怒,五行浡郁逾生嗔。卒章沉痛彻心髓,恍疑汲冢窥三坟。

如椽一扫二百六,一言一字皆千钧。即令涂抹迥姿态,西施倾国加双颦。

当时鲁公岂匠意,精诚烈烈悬风斤。相传一草历元宋,太空磊落垂星辰。

二陈跋语差可玩,文家待诏弥津津。鲜于困学传累世,即今妙迹来江濆。

凌晨揽诵竖毛发,斋头什袭藏家珍。君臣大义贯星日,矧兹八法尤通神。

作歌郑重寄仰止,墨林万古飏清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徽宗蜡觜

明代陈琏

艮岳秋高日色晴,缕金盆上饮清泠。待看二月春光动,去其朝阳綵凤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

明代石宝

月杵霜砧是处同,悠然起对菊花风。龙山事往人空羡,老圃秋深叶自红。

多景欲逢高士赏,无书先与醉乡通。登临又误今年约,万壑千峰怅望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 其十 桑麻积翠

明代王恭

半亩桑麻绕舍青,雨馀晴翠入閒庭。春来多少生生意,分付林扉昼莫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瑶华·修月斧

清代杨葆光

多情太甚,直上云霄,为姮娥补恨。琼楼玉宇,谁道是、八万二千斤运。

合成七宝,便竟夜、珠光休吝。一霎时、枘凿无痕,只见圆灵相近。

别离漫怅,算几度团圞,堪解幽闷。弥缝缺陷,细揣着、雾鬓风鬟余韵。

吴刚老矣,对桂树、落花成阵。道尔时、西北天倾,炼石早传心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淄守见寄 其三

宋代黄裳

倘来轩冕不须疑,鹤短凫长却自悲。只合公馀贪一醉,贤愚休较未归时。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