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吾道贵日损,纪纲付有力。誓舍耕凿资,生以给信食。
岁晏民物耗,霜枯鹰隼击。寂士无丰姿,空田罄尘积。
小臧别我去,晚瓢先挂壁。饥寒并一身,舍下无遗迹。
穷达不异趣,死生共短息。硕友谅难舍,他山终易适。
春日登伏牛山遥望秦中因忆栗士学冯汝言二方伯李廷实大参莫子艮廉宪姜宗孝纪恒甫二宪副
伏牛形胜郁嶙峋,二月风光客兴新。半岭夕阳惟照雪,千松寒色不知春。
天连山势全雄晋,地转河流远界秦。寄语关中几游宦,虞卿秪是著书人。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