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支公好骏马,俗以为不韵。头陀手铦戈,标格乃白俊。
将军起马上,铁腕风雷迅。朝踏雪山冰,夜眠青冢燐。
豁然悟无生,心花见锋刃。辟如担夫争,见者笔意进。
关捩偶相触,石火不容瞬。归来读诗书,如暗得灯烬。
堂堂三圣人,同宗偶异胤。刻影求飞鸿,雾耶自生晕。
白水涌冰轮,千江同一印。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