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食内宴二首 其二

唐代张籍

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馀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

宝树楼前分绣幕,綵花廊下映华栏。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

宋代朱晞颜

挺挺双清临净练。羽佩飞来,颇觉游情倦。獭髓新痕开半面。

前时一似湘皋见。

流水回云春不艳。怕有生香,引得蜂儿健。净几明窗斜日转。

如今不许幽兰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一

明代释函是

隔溪有路通幽处,望见松门别一天。因展先容归故隐,独登煖榻恋深禅。

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竹泉。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岩歌为乔希大司马赋

明代王鏊

太行西来势如翔,两崖忽断纷开张。中间沃衍散耕牧,至今风俗馀陶唐。

白岩嶕峣森立玉,疑贮白云千万斛。又疑天山雪不消,六月悬崖挂飞瀑。

长松矹硉偃虬龙,磐石坐送孤飞鸿。朝看白岩横,暮看白岩纵。

幅巾芒屦长松下,白岩处处长相逢。一朝还为苍生起,坐镇留都惟隐几。

江东烟树晚重重,回首白岩云万里。苻坚入寇不须惊,隐然人倚如长城。

围棋似是谢安石,断靷谁为郭子横。只将忠赤佐天子,不管白璧来青蝇。

青蝇青蝇何为哉,我思白岩归去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吴山人子充游云中

明代谢榛

春寒揽貂裘,蹀躞驱紫骝。问君去何许,云是塞门游。

丈夫安肯栖故丘,北向龙沙天尽头。苏武城头积雪满,李陵台上孤云愁。

二子杳然不可见,神交千古心悠悠。眼前陈迹增感慨,弹铗悲歌回素秋。

燕然之山忽改色,金河之水翻倒流。风吹大荒落日惨,胡雁惊飞不复留。

此时踟蹰多隐忧,百年意气怀朋俦。独自磨崖题赋罢,还来共醉长安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胡子显八首 其八

宋代释德洪

烟鬟散乱犹梳月,谷口含胡欲吐云。山寺闭门春睡足,可怜凭槛不同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河间晁寺丞

宋代王安石

公孙富文墨,名字世多知。
谈笑取高第,弦歌当此时。
临河薪石费,近塞茧丝移。
缓急常愁此,看君有所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边

宋代方岳

野人暖入狼头帽,雪后寒生鹤膝枝。
杖屦与峰回路转,溪山又物换星移。
酒能作崇可忘酒,诗不穷人未是诗。
笔走秋蛇情灿漫,谁知方寸太平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补史十忠诗 其三 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

宋代刘埙

时平辄弃置,事迫甘前驱。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趋。岂不寄便安,纲常乃当扶。

移檄倡诸镇,奋袂躬援枹。川决莫我回,万险栖海隅。

天乎复不济,道穷竟成俘。一死事乃了,吾头任模糊。

悠悠讥好名,责人无已夫。三衢有魁相,投老作尚书。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