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美发 其一

明代李云龙

结束藤花箧,长谣去海滨。千山初跃马,万里独依人。

是事犹存舌,随场且见身。为君谢长剑,今日有风尘。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7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伯承生孙交游共为之喜凡七人分韵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某得啼定字 其二

宋代张孝祥

吴郎薄轩冕,市隐室垂罄。儿孙忽成行,乘除乃天定。

我女才三岁,此事当退听。剩欲便款门,积雨道苦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葛玄方朱竹

明代徐熥

丹铅随意写生绡,幻出空林绛玉箫。五月十三曾一醉,至今红晕不能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祝英台近 残菊

清代熊琏

酒樽间,诗侣散。寂寞锁深院。冷蝶寻来,尚有几枝颤。

可怜风紧霜浓,东篱秋老,愁煞个、渊明无伴。

相思怨。眼前多少凄凉,空自付归雁。休说销魂,人瘦有谁管。

趁它疏影残香,馀情同诉,依旧把、黄昏帘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乃相与濯足于落涧泉语笑不相闻于是听其声于习观亭为之诗曰

宋代释德洪

卧听石间流水,起寻洞口归云。但愿一生如此,闲游更复同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宋代苏轼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盘洲杂韵上 方竹

宋代洪适

体方如就矩,干直匪从绳。杖有削圜厄,提携先摸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药栽与安之

宋代司马光

盛夏移药栽,及雨方可种。
为君著屐取,呼童执伞送。
到时云已开,枝软叶犹重。
夕阳宜屡浇,又须烦抱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嘉祐南宫奏名

宋代强至

主司拨马选龙媒,二百珍群奏籍开。
皎皎公衡垂日月,仪仪士类望风雷。
诚知至鉴无遗照,那免良工有滞材。
乡国几人同应诏,只将春色与关裴。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