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427篇诗文
碧草斜阳,玉溪流水,停骖且住。旷月轩前,绿芳阁上,闲觅红落句。
空山枯木,声声杜宇,频道不如归去。不如归,危城画角,迢迢故国何处。
此声哀咽,可堪听取,撩动羁愁无数。血尽喉乾,猿啼鹤唳,甚事穷追诉。
当年淫乐,酣歌恒舞,剩得破亡惊悟。千秋恨,兴衰多矣,等闲自误。
伏阴固当奋,亢阳乃逾缅。嘈嘈蟪蛄鸣,树杪风不展。
上天收雷雨,万物沮沾洗。推案忽大叫,蓐驭何时返。
赤日厚地裂,挥汗无晨晚。古时有虞舜,弹琴理骄蹇。
轩辕制六律,四序无乖舛。何当挽二圣,吾欲遂仰偃。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