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427篇诗文
钱郎嗜读书,巧若蜂采蜜。发而为诗歌,诵者齿流溢。
余事乃临池,入品果能逸。新篇左司价,小草素师笔。
三绝名总高,一贫筴安出。扫叶煨地炉,不暖悬罄室。
汤药近戢身,晨昏长绕膝。无心问月旦,有口从甲乙。
贻余游仙咏,白云为萧瑟。晚合方自怜,况乃清狂疾。
胸际祖龙火,都焚惠施帙。握中灵蛇珠,翻从象罔失。
分无英琼瑶,来美不酬一。老余东山卧,勉尔西京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