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761)俗姓张,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一作东平(今山东郓城)人。年幼出家,后嗣六祖慧能。玄宗开元初住南岳司空山无相寺,世称司空山禅师。天宝三载(744)应召入长安。次年与两街名僧辩说禅理,应对从容,大阐南宗禅法。卒谥大晓禅师。《祖堂集》卷三、《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后二书存其诗偈7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7篇诗文
日暖气初敛,抽芽畏春霖。蒸焙贵当时,活火候晴岑。
睡足与禅足,一杯松风吟。傥家安足识,相对维白云。
宁可作苍头,不慕王侯珍。绝色当谁辨,素涛兼玉尘。
予意岂在兹,七盌无馀心。一日两三回,振枯散遐襟。
此味播九区,陆羽非知音。
弥楫依河渚,凉飙起朝露。伫望舒远目,空旷多幽趣。
牛羊四野驯,鸡犬千家聚。阳羡饶山水,兹游惬吾素。
遥闻丹丘迹,乃在白云处。扪舌欲生峰,停杯已含雾。
佳境莫教虚,济胜将何具。同心足欢赏,浩歌时自娱。
紫虚如可从,便拟逃名去。
(667—761)俗姓张,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一作东平(今山东郓城)人。年幼出家,后嗣六祖慧能。玄宗开元初住南岳司空山无相寺,世称司空山禅师。天宝三载(744)应召入长安。次年与两街名僧辩说禅理,应对从容,大阐南宗禅法。卒谥大晓禅师。《祖堂集》卷三、《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后二书存其诗偈7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