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郊园即事

唐代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田园 隐居 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郊外院子里烟雾云霞蒸腾的春光,已被我早早欣赏到了。那青翠的松树和竹子,已经寄托了我多年的心愿。
断裂的山崖,好像有图画的屏风。悬崖上飞流直下的山泉,发出了弹琴一样动听的响声。
南亭周围的草都长满了,由于花开叶茂,北院显得更幽深了。
不问世事,闲居有很多乐趣,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我打算弃官归隐。

注释
郊园:城外的园林。即事,以目前事物为题材作诗。
春旦:春天的早晨。旦,一作“早”。
松竹:松与竹,喻坚贞的节操。故年心:多年的心愿。
断山:陡峭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王勃任沛王府修撰时,大约为总章元年(668)前后。春日里,诗人外出游赏郊外的园林并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

1、 杨晓彩 姜剑云.王勃集:三晋出版社,2008年:32-33页

赏析

  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开合有度。全诗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正如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首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描写春天,吟咏春天。颔联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用“疑”这个表示作者主观感受的词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极为相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艳丽的颜色、动听的音乐;虽然是侧面描写,但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天无处不在,春天的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美人四首

唐代方干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舞袖低徊真蛱蝶,
朱唇深浅假樱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
严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为见雪时。坐上弄娇声不转,
尊前掩笑意难知。含歌媚盼如桃叶,妙舞轻盈似柳枝。
年几未多犹怯在,些些私语怕人疑。
酒蕴天然自性灵,人间有艺总关情。剥葱十指转筹疾,
舞柳细腰随拍轻。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
若教梅尉无仙骨,争得仙娥驻玉京。
昔日仙人今玉人,深冬相见亦如春。倍酬金价微含笑,
才发歌声早动尘。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百年别后知谁在,须遣丹青画取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偈二首 其一

宋代释清旦

三世诸佛不知有,一一面南看北斗。狸奴白牯却知有,云外金毛正哮吼。

个中隐显现全身,头头透脱无前后。拨转机轮向上关,八角磨盘空里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白莲十首 其四

明代陈子壮

水月灵因一样光,暴心还愿待秋阳。那知皓皓江潭畔,十丈红尘染客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辰三月升江西左布政使

明代祁顺

春风恩命出金銮,忝拜薇垣第一官。滕阁衣冠登览旧,闽邦黎庶别离难。

千滩雪浪随舟远,一路云山当画看。愿效忠勤报明主,鬓毛虽白寸心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矶边树

明代李之世

此树移根几许年,即看沙溜漱涓涓。生成拱把知何用,纵作条枚不值钱。

渔父伐竿寻短橛,儿童掠马望高颠。无人消得閒风景,借与山房荫画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薛子舒罢官久无所授端明得谢始换承务郎

宋代叶适

男子行藏地,自求难问天。
空多贾谊学,突过马周年。
愿改京官后,常趋黼扆前。
太平如致了,别造会昌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牡丹)

宋代王沂孙

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玉栏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
池馆家家芳事。记当时、买栽无地。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把酒花前,剩拚醉了,醒来还醉。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莲出玉花 继酒同监韵联珠

金朝马钰

心数岁。久休心成妙最。好心磨。琢心开疾似梭。飞玉性。上无瑕真自净。有何愁。恼吾官心不休。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