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道者

唐代武元衡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写人 女子 赞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她穿着一身洁白如雪的衣服,就好像一枝美丽的梅花般好看。这位曳着雪白衣裙的女子,正含情脉脉,带着羞涩的微笑,姗姗来到我的梦中。
如果这位白衣女子来到越溪边,置身于一群身穿红色衣裙的越国美女中,那情景就好像一片红色的莲花中绽放了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莲。

注释
赠道者:一作“赠送”。道者:道士。
麻衣如雪:语出《诗经·曹风·蜉蝣》,此处借用来描绘女子一身如雪的白衣。
越溪:春秋末年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地方。末两句是诗人的想象。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90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4

赏析

  此诗从题目“赠道者”可以看出,诗赠送的对象是个道士,从诗的内容看,这是个女道士。此诗题目一作“赠送”。如果是后一个题目,那么,他写赠的对象就不一定是个女道士。但无论用哪一个题目,都不难看出,诗人所要着意描绘的是一个漂亮的白衣女子,并且对她的美色是颇为倾倒的。

  首句中的“麻衣如雪”,出于《国风·曹风·蜉蝣》,这里借用来描画女子所穿的一身雪白的衣裳。在形容了女子的衣着以后,诗人又以高雅素洁的白梅来比拟女子的体态、风韵。次句中的“微妆”,是“凝妆”、“浓妆”的反义词,与常用的“素妆”、“淡妆”意义相近。“笑掩”写女子那带有羞涩的微笑。这女子是如此动人,她曳着雪白的衣裙,含情脉脉地微笑着,正姗姗来到诗人的梦境。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2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 其六

宋代程俱

长安冠盖区,九轨三广陌。不知乌帽底,谁独适吾适。

定无羊求子,相与数晨夕。莫言三径微,永杜声利隙。

流风有仍孙,心不受形役。朱门见蓬户,华榜标世绩。

二仲倘可睎,忘年赖谦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阻风

明代唐胄

荡桨顺随流,柁楼高妒风。去来同一意,那敢怨天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岱 其一

明代王弘诲

石磴丹梯入紫宫,寰中五岳最称雄。登封七十传前古,浩劫三千接阆空。

松老尚含秦代雨,桃深疑有晋人风。寻幽直到蓬莱顶,胜览乾坤兴未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画

明代孙伟

村底閒门面石开,青山如画水如苔。白云久作孤舟伴,流过清溪渡口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山道中 其四

清代朱景英

深黑蛮溪束火来,乱流中夜困舆儓。少游数语关千古,讵独文渊首重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樵

宋代王崈

山樵竹里居,略彴才堪渡。
落日澹平畴,牛羊点寒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兴国璨老浴堂新成以伽佗见示戏成三绝句 其二

宋代李纲

汤泉海涌气云蒸,垢去心安身倍轻。谁道圆通非外护,却因妙触得宣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若拙碧线泉

宋代葛胜仲

掉缭穿桥一线过,济南金色漫浮波。共疑园客春投茧,直恐针神夜过河。

贯脱已遗交甫佩,缕飞如掷幼舆梭。晚风披拂俄中断,拆袜虽长苦不多。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