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储邕之剡中

唐代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离别 写花 写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你打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示意遥指东南方的越地。
乘船由扬州而南下,长长的流水一直通向会稽。
溪水清澈,掩映着丛丛绿竹,水明净如镜,映着荷花的倒影,传出阵阵清香。
与君辞别前往天姥,抖尽石尘我将高卧于秋日的霜露之中。

注释
储邕:诗人的朋友。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带,当地有剡溪,山清水秀。
借问:请问,打听。
越乡:今浙江绍兴周围。春秋时越国统治中心。
广陵:今江苏扬州。
会稽:今浙江绍兴。
镜:指水面。一则阳光照射,水面闪闪发光,二

译文二

借问你去剡中的道路如何走?你指着东南方向说:那就是越乡。
从广陵乘舟去,水路去到会稽长又长。
溪边竹色翠绿,池塘荷花宛如镜中飘香。
辞君以后我去天姥山,拂净崖石卧秋霜。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诗的前二句,交待诗人的去向。但作者避免平铺直叙,用“借问”故作跌宕,引出所要行经的路线;下面用一“指”字,回应上文;同时,一“问”一“指”两个举动,又令人想到行者和送者将要分手时的情状,增强形象感。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两句进一步补充离别和要去的地点,并借“舟”、“水"二字点明诗人乃由水路进发,从而自然引出下面两句舟行所特有的景象。翠竹本生于岸边,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倒影;荷花原生予水中,却说“镜中香’’,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这里,前句巧妙地衬托出溪水之清,后句突出地渲染了水面之静。水静而且清,伴以飘香的荷花,泛绿的翠竹,活画出了江南水乡所独具的特色。

  

创作背景

  相传,李白在唐开元12年出蜀远游,两年后便从广陵到剡中,在开元14年写了《别储邕之剡中》。后来,他又第二次和第三次入剡中而游。李白漫游各地,也总以剡中风光作比,上画的是李白游剡溪时的美丽情景。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尚永亮 .李白诗歌鉴赏 .上海市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年 :167-168页 .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静堂为春长馆羽士陆处勤赋

宋代邓林

蓬门一径入烟霞,云是山阴道士家。除地作坛朝紫极,拥炉看火炼丹砂。

鹅群只换羲之帖,蟹眼时烹陆羽茶。我亦人间无事者,故来同赏碧桃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王羽左

明代何巩道

啼罢荒鸡漠漠天,隔河高柳数枝烟。野多客梦云迷岸,抛乱乡心雁满田。

落叶染霜愁短鬓,冻帆含雨怨残年。滔滔渐觉江河下,今日交情忆汝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数名 感怀在青州作

明代王世贞

一壑违遂初,谬干有司试。二帙通闺籍,执戟聊需次。

三守尚书郎,屏营虞吏议。四迁剖符竹,遂领东方骑。

五子散中原,幽怀谁予寄。六奇内惭寡,儋圭焉所觊。

七发既未工,安能令纸贵。八翼衡天门,畴为折其翅。

九辨哀屈生,独洒咸阳泪。十载冠惠文,徘徊能无愧。

百折冲波间,锋锷尽排坠。千石俄已逾,秋风发归计。

万分竟何补,寥落身后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花感怀

清代申颋

未花望花开,兴在未花前。花开旋复落,恻恻春风前。

人情淡所无,既有绝念难。谁能齐得丧,复作未有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兴济守风寄沧州分司钱梅簃

清代孟淦

已入长芦境,摇摇驻远舟。空林风力壮,拍岸水声遒。

中酒三更月,怀人一枕秋。天涯同有梦,曾倚笛床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宋代朱敦儒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颜长道见寄

宋代韦骧

花溪前日还辕处,惆怅高贤又阻陪。山雨在云方惨淡,野烟笼水正低徊。

别离轻似风飘絮,迟想多于渴望梅。胸腹殷勤岂无感,果然缄寄好诗来。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