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皇抚区夏,省方事巡狩。蹇予沗侍从,亦获效奔走。
杪春始驻跸,和气动郊薮。良辰奉鸾驭,周览遍丘阜。
穷幽摭奇秀,幸免载刍糗。寒暑倏更换,星虚已届酉。
於焉属秋半,宴会集寮友。肴羞列长席,时果荐芳豆。
开尊对明月,序齿论先后。灏气满琼楼,寒光达虚牖。
遥空净纤翳,河汉斜临斗。零露浥丛兰,凉飙振疏柳。
盍簪有真乐,飞觞屡呼酒。諠哗竞酬酢,笑语或扬肘。
分韵各有题,谁能为击缶。鄙词愧珠玉,刬削惭芜莠。
俛怀际休运,感激恩尤厚。毕力图补报,矢心期白首。
沗兹谐宿好,托交岁年久。切偲赖启沃,洗濯脱尘垢。
追陪青琐闱,出入喜相偶。旅怀顿宽释,忧思亦何有。
良宵兴未终,既醉犹携手。南楼桂始花,东园菊方茂。
登临有佳约,相期在重九。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747篇诗文
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仁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
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
临当游南陂,约略执杯酒。归欤绌微官,惆怅心自咎。
驱车适海岱,日暮行人愁。饿夫相枕藉,老弱罗道周。
挥涕前致词,淮楚是吾州。渠穿广陵道,水纳黄河流。
舳舻来吴会,东北通咽喉。一朝河岸决,漫衍东南陬。
百万为鱼鳖,何论田与畴!窜身来此方,苟活同蜉蝣。
此方又荒旱,赤地谁锄耰?官吏责富户,朘削如仇雠。
财赋一以空,猗顿皆黔娄。两地总困厄,一死夫何尤。
听此肠寸结,泪下不可收。寄语当路子,闭籴非良谋。
嗷嗷累千万,生理真可忧。昔闻富郑公,劝民贮乾糇。
所在发廪给,去往俱自由。公私虽两困,危急庶有瘳。
万邦苦饥溺,安饱亦足羞。何时灾沴息,躬耕乐行休。
初入葛湖同王仲升章茂德陈惟敬夜集盛明元思达思弘思齐思登思逊六昆仲社中赋赠
垆头十日又高阳,年少群趋作赋场。人比竹溪非异姓,客方莲社是同乡。
论心海岱千秋合,握手乾坤万事忘。贪把深杯华月下,不知零露坠衣裳。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