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瞻彼修竹,薄言眷之。依依庭除,托植在兹。我悦我亲,以况其仪。
竹之苞矣,以慰我思。
瞻彼修竹,其色如玉。眷言顾之,岂曰空谷。出则尔恭,入则尔复。
君子之居,清风穆穆。
瞻彼修竹,凤凰于飞。岁聿云莫,泥泥有辉。崇是正直,以保中虚。
君子万年,神明所依。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