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蘹香体虚柔,本自南土出。毛芒散纤叶,旖旎怯朝日。
芳菲挺众卉,辛美更无匹。况能已疝瘘,兼理肠胃疾。
种之近庭阶,离离看新茁。驱童斩竹枝,扶植待秋实。
常恐风雨恶,摧折伤弱质。蒺藜生道傍,延蔓何绵密。
岂无荷锄人,夕薙旦已出。上天意何如,感叹靡终毕。
松柏多斧斤,山林日萧瑟。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