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808篇诗文无衣无裳,莫上渔梁。渔梁三日落大雪,冻我手僵君足裂。
知名十载不识面,滑澾驿亭始相见。百钱藉救身饥寒,村茶恨涩酒恨酸。
山农惊说冷得紧,君辈儒衣那能忍?呼船载上严陵滩,同舟贵人冷眼看。
为龙为蛇,一上一下,不升于天,泥蟠在野。昨日北风今日南,过眼当作阴晴谈。
未须惆怅杭州别,慎勿相忘渔梁雪。
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
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
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秋色满江关,倦金门、又报五湖船具。杨柳凤河滨,柔丝袅、偏是征帆难住。
凉飔忍俊,短篷斜趁新鸿度。回首觚棱天际梦,都付暮云芳树。
共看水部归装,只琴囊画卷,烟霞伴侣。山影到闲庭,缃帘底、消受鬓香眉妩。
蘋花一桨,载诗还访桃根去。料得西窗同剪烛,却话蓟门风雨。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